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关于“空壳SCI论文”的骗局

发布于 2018-04-20 · 浏览 2820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7 年零 1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这个问题曾经有人专门讨论过,值得大家注意,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人。具体如下:

国内的有些学术会议,为了吸引参会者投稿,跟国外的著名杂志联合,承诺参加会议投的摘要(Abstract)可以在国外著名杂志上刊登。国外的著名杂志会将这些会议投稿的英文摘要,当作新进展刊登在杂志上。比如中国心血管界的“长城会”,会议投稿摘要的英文版会打包在一起,刊登在著名的JAC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6年IF=19.896,医学排名42)。而Web of Science也给了每一篇摘要一个独立的WOS收录号,于是SCI数据库里就会检索到这些带题目的摘要,所属的期刊是这种著名的杂志,给人感觉是发表在该杂志上的一篇完整论文。但事实上这些摘要仅仅是摘要,根本没有原文(空壳论文)。但因为有了SCI收录号,就被视作己发表的论文列入数据库的检索结果了(数据库的失误)。有的读者去查找原文时,发现文章的题目在著名杂志上只对应的是一篇国内会议投稿的摘要,才揭示了这种现象。

这种“空壳SCI论文”如果列在评审标书中,很难被发现是假SCI论文,由于可以查到收录号,因而对评审人是一种欺骗。本文附件中有JACC收录的部分“空壳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地址//d.dxy.cn/detail/13788856)。对于基金评审人来说,应该提高警惕。但是对于基金申请人而言,将这种空壳SCI论文列入标书,会大大提高中标的几率。少有评审专家会去下载原文以辨别真假,最多在数据库里查到有收录的题名及收录号即会认为是真SCI论文。这类杂志都是高影响因子杂志,因而发表“空壳SCI论文”是基金中标的捷径。

 

空壳SCI文章(JACC收录的摘要).pdf (64.4 KB)

最后编辑于 2018-04-20 · 浏览 2820

2 5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