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关于Na+-K+交换与Na+-H+交换相互竞争的问题

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
证书编号:
武大小满
    您的案例《关于Na+-K+交换与Na+-H+交换相互竞争的问题》 经同行评议,被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收录。
收录时间 2025年5月24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病例
发布于 2018-03-25 · 浏览 1.6 万 · IP 湖北湖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7 年零 6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大二学生一个。最近在学习病理生理酸碱紊乱和药理的利尿剂的时候,联想起以前的生理,发现了一个想不通的问题。以下详细叙述:
人卫生理学第八版251页提到:“近端小管除有Na+-H+交换外,还有Na+-K+交换,两者之间存在竞争性关系。当发生酸中毒时,小管液中的H+浓度增高,Na+-H+交换加强,而Na+-K+交换则受抑制,可造成血K浓度升高”。

人卫生理学第三版(八年制)359页提到:”近端小管上存在Na+-K+交换机制,与Na+-H+交换之间有竞争关性抑制“   360页提到:”长期以来认为,酸碱平衡对肾排钾能力的影响主要通过远曲小管中Na+-H+与Na+-K+之间竞争**换进行“(这两句话分别位于上下段里,作者在上段谈论近端小管存在竞争抑制,但下段却说远曲小管存在竞争抑制。)

人卫药理学第八版215页提到:”噻嗪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共转运子,抑制NaCl的重吸收。由于转运至远曲小管的Na+增加,促进了K+-Na+交换“

以上三本书中,均为人卫出版,但感觉观点有点不太统一。人卫生理学第八版认为竞争在近端小管,人卫生理学第三版(八年制)则把近端和远端都提到了,人卫药理学第八版应该认为竞争存在与远曲小管。

另外,楼主学习的病理生理学为高教第三版,其48页提到:”在远端小管上皮细胞之间与官腔之间,既有K+-Na+交换,又有H+-Na+交换“

所以高教版的病理生理也认为竞争存在于远端。

那么问题来了:

1.Na+-K+交换和Na+-H+交换到底在哪儿?或是两者都有?

2.”交换“是对过程的描述,还是确有所谓”交换体“(如近端小管的Na+-H+交换体,这是所有书都认可的)的存在?

3.两者如何产生的竞争性抑制?

所谓”天下文人是一家,你抄我来我抄他“,看了很多其他书籍,但感觉都是差不多的描述。所以恳请各位抽空解答一下小弟的问题,最好是有理有据,当然如果目前确实没有搞清机制,那另说。谢谢啦!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6 万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