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读博

出来半年,想写点什么,怎奈文笔不佳,感觉不知从何谈起,此贴权当杂记,且不论内容及位置是否合适。
1. 简单个人背景:医路前行十载,期间于帝都某三甲工作一年。家境一般,领证未办婚礼,双方目前相隔东南亚到中欧的距离。本科北方某院校,硕士更北,“双非”,成绩尚可,硕士跟随老板在帝都某三甲医院。数篇基础与临床一作水文,再数篇基础挂名,两项二作基金。
2. 出国缘由、历程:本想混个学位,但自身能力不足+非常“玄学”的硕博考试经历,第一年考博失败后留在科室上班。工作和第二年考博准备之余,在朋友建议下开始准备欧洲博士申请。与现在老板的研究match比较好,预计可以拿MD学位,但须拿到国内资助,遂申请国内留学基金,很幸运这些都比较顺利。之后辞职、第一次踏入中欧,可以说本硕期间从未想过这些。但之后的事一波三折,MD学位委员会以中瑞医学教育未相互承认为由拒绝LZ注册,这是LZ和老板始料未及的(好像德国及瑞士伯尔尼、巴塞尔等大学可以直接用邀请函注册MD)。老板也觉得过意不去,多方打听,又联系了Clinical PhD委员会,几经商议后委员会同意LZ向该委员会申请,委员会官网网申,(面试准备中。。。。),一个月后面试,幸运的是委员会觉得LZ背景、面试表现不错,但仍需考虑,理由是:非英语教学的本硕教育不一定能跟上进度、资金达不到博士生最低标准。约两周后科室和委员会达成一致—— 条件性入学,即入学后选修英语并且同老板一起申请基金拿够最低工资。这里Clinical PhD不同于MD和normal PhD,下述。所幸LZ现在已经注册成为在校生。
3. 博士培养:该委员会(http://www.med.uzh.ch/en/doctoralprograms/clinicalscience.html)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科研型与临床相结合的临床医生,常规三年毕业,主要做临床研究,临床操作比例小于20%,要求三年临床带教不少于100小时(可以用临床操作抵消一部分),毕业文章不要求点数,但要有实际临床指导意义,个人理解:MD大多时间在临床,有文章即可毕业,normal PhD基本在实验室,文章要求高。有自己的课程安排,如研讨会、流行病、统计、实验设计之类。委员来自大学医院Prof.,他们从事临床工作,但在大学也有任职。临床各科非PhD人员均可申请,但需要先找到老板和资助,毕业后学位是Dr. sc. med,等同于PhD,如果同时修MD,毕业后可以拿到双学位。每学期一次retreat评估学生科研进展,所有学生和委员都参加,presentation过后是Q&A,之后是有代表性课题组详细汇报成果,这个真的很吓人,,,想想LZ也曾经作为“替身”和院士一起讨论学科发展的人,,,(捂脸(*/ω\*),全程懵逼、冒汗,,,。委员会目前三年在读人员14名,包括新入学4名。
4. 临床简况:早晨7:30交班(这个是用德语,也是LZ最头痛的),手术室准备,8点手术开始。手术区有休息室,内有免费面包、牛奶、咖啡等,有微波炉、电磁炉等可简单煮饭,每天中午一种粥。下午4:15由影像科医生一起解读病人影像,之后查看手术区ICU内患者,下班。每周三早晨交班后主任查房,周五查看ICU患者后一起查房。病例书写主要由Assistant(相当于住院医生)完成,主治医生也会协助。手术主要是高年资和主治一起完成,Assistant每周大概有两三台手术作为助手,每月大概3-5天休息(不含周末),急诊另安排轮值,科室有十名assistant。高年资每周一天outpatient time,因为要预约,医生不会一整天坐在那里。每周journal club,科室人员五分钟英语分享临床文献或者就某个话题(包括疾病诊疗、新技术、新理念等)做简要汇报,文献分享内容包括展示论文主要结果、评价文章假设的建立、偏倚处理、数据处理、等相关内容准确性、相关问题解决程度、结果有无新意,并做简单优缺点介绍。再介绍一下大概医生的收入,因为这部分属于隐私问题,LZ没有仔细问过。因为苏黎世消费水平较高,相应薪水也较高,普通工薪最低薪水约四千欧,全民保险,保险费根据等级和覆盖面不同相差很大,最低约200欧/月,最高不知道。据说手术室全职实习护士月薪大概一千欧,估计assistant工资不低于五千欧,attending的工资应该一万左右,高年资未知,医院鼓励高年资接诊private patient(相当于全额保险豪华版)以提高医院收入,同时高年资也可以拿到约百分之六十提成。
5. 一些感想:这里生活节奏相对慢,重要事要预约,也变得繁琐,个人隐私保护较好,信息传递多数通过邮局、email。很感动这里的敬业精神,几乎体现在每个行业。博士入学更多关注的是申请者能否在此领域有所展现,医学生的培养有针对性且有规可循,比如这种根据需求的clinical PhD的培养。医院基础设施很人性化,医院有公益性但也有功利性,医生的价值有充分的体现,医患关系不像XX那么紧张,也不似美国那种官司型。今天看到XX医疗界又出现突发恶性事件,不敢妄加点评XX,,,,,,十载医路走来,未来在哪仍未知,,,暂且努力不负期许吧,,,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8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