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动物生态学的发展
目前野生动物、动物园动物、原生动物等低等动物、为畜牧业和娱乐业服务的动物生态学研究已提上日程。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这些动物生态学研究的范畴均在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就比如,生态畜牧业,如何有效利用生态经济学原则指挥组织动物生产,建立新型的动物生产模式?按照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要求,把生物系统、环境系统和人控系统统一起来,把全部的资源利用起来,形成优化的、高功能、高效益的动物转化体系。同时实行无污染,无废物生产,多层次利用,多层次增值,实现生态、经济两个良性循环,最终达到生态结构良好,生态功能健全,环境优美,资源富饶的动物生态系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如何实现:
1)高效转化:—— 根据市场规律、环境资源特点,调整动物产业结构,优化的动物生产组合,突出生产重点,形成一个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符合资源环境特点的高效益、多功能的动物产业生产体系,达到资源与产业结构的平衡,市场发展与产业规模平衡。动物产业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者,也是物质的再生产者,它是利用第一性生产制造的有机物进行能量的转化与物质生产。
2)多层利用
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形成多层次利用模式。做到饲料多层次利用,能量多层次转化,这是生态畜牧业重要内涵之一。把动物产业与其他产业联系起来,形成统一整体,互为补偿,互为促进,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特点,商品流通规律,形成具有特色的最佳模式,实现无废物,无污染生产,提高动物产业总体的经济、生态效益。全国各地都已出现了许多生态畜牧业发展典型。出现了一批稻—畜—鱼、草—牛、鹅—鱼、粮—鸡—猪—沼、加工—真菌—畜禽—鱼、畜禽加工—毛皮动物等生产模式。这些模式都充分地利用了饲料资源的潜力,多层次地促进能量的转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率,蛋白质利用率,节省了饲料,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的潜力,同时减少了污染,做到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优美。
3)减少浪费与污染
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①部分地区还存在粮食单一转化;
②配合饲料量少质次,大多仍是有啥喂啥,以原粮为主;
③品种结构的不合理的浪费,出现资源与品种结构的不平衡;
④个体生产性能低,群体差。同时还存在着污染环境的现象,一些较大型的企业,其粪便处理不及时,不科学,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我们将借本版开版之季分别深入地谈生态畜牧业、野生动物生态、动物园动物生态、鱼类生态、其他动物生态的发展方向。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