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对基金资助办法的几点意见!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不同申请人之间具有不同的学术地位和权势(院士、长江杰青,学校领导,函评专家,普通申请者),而且限于评审专家的知识面和水平,评审专家也极易被骗(自己的申请书有可能遇到不可克服困难而完成质量不高,更不用说短短时间内看别人的不太熟悉的申请书),因而,基金评审很难做到公平,即使是申请书盲评也是如此(评审专家根据论文发表题目名字很容易知道申请者),故提出几点建议。
(1)基金分为两类,一类是数量大的小额资助,如4年30万左右,申请书的创新性不做高的要求(因为绝大部分创新性高的申请书是忽悠,很少人能实际完成),主要看申请者的前期基础(主要是容易量化的指标如论文)和前一个基金完成情况,30万经费可以随意花,只要完成了申请书任务就可以了(如发表了多少篇高质量论文)。另一类是数量少的大额资助,如5年150万,申请书强调创新性,给有想法的人机会,为了防止骗钱,经费使用情况严格控制(如不准发劳务费),但完成质量高的,基金结题3年后可以给矛奖励。中间过程严格检查,如果发现进展缓慢或执行不下去的,可以终止该课题。
(2)第一类资助主要由基金委工作人员完成,第二类资助由主要由评审专家完成,为了保证公平性,评审专家增加数量,如10-20人,以减少人情的影响。
(3)严格基金结题公平评价,一些容易量化的指标(如高水平论文和发明专利)由无利益冲突的第三方客观评价,占结题评价比的50-70%,另30-50%由评审专家评价,评价专家扩大到10-20人。
最后编辑于 2018-02-19 · 浏览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