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求助!求助!求助!片剂含量偏高,原因查找???

发布于 2017-03-10 · 浏览 1.3 万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8 年零 5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大家好!我是做分析的,不是做制剂工艺的。但是我们最近做的课题,经常出现片剂含量偏高的原因,这个问题真是让我也干着急,所以想请各位工艺的大咖们帮着出出主意,问题究竟还能出在哪里??原料药在水中比较稳定,但是打粉后容易产生较大的静电,粒径一直不是很好测定,用马尔文也检测,同一批次,测定的数据就差异也比较大。粒径打粉前是双峰,打粉后也是双峰。接下来说一下过程:这是老品种,现在进行优化,采用流化床工艺,检测溶出有半年时间,开始平均溶出量在4个介质中还好(都是6片测溶出),做了一段时间,平均溶出量升高,查找原因,未果(主要原因当时有人员变动)!后改为湿法制粒,同样开始测溶出,平均溶出量还好(之前流化床RSD不是很好,湿法后RSD的问题有了明显改善),参比制剂在4个介质中(溶出点5min,10min,15min,20min和30min都是6片)平均溶出量都在100%左右(ph1.0为102%,另外4个在97%-99%)。小试阶段还好,偶尔会有平均溶出量偏高的现象,但是复测后又好了,试生产后,基本溶出平均结果都偏高,最高的时候ph1.0是107%。开始进行原因排查,从分析方法到溶出仪器进行排查,确定溶出方法会有2%的偏差。同时进行片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测,因为片剂是50mg,进行2个批次平均含量检测在102%-103%(每个批次20片研磨后测定)。含量均匀度一个批次取10片,另一个批次取了20片,每片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含量均匀度是符合CP的,但是标准片重的含量也基本在102%-103%之间,低于标准片重的也在100%-101%之间,因此平均后也在104%-102%之间。并且比如标准片重如果为130mg,规格50mg,那140mg片重实际的含量不是按这种比例增加的,有时会比实际的含量还要高。总之,基本所有检测的片子含量都略高,而且几乎没测过含量较低的片子。工艺筛查原因,检测2次压片前混合颗粒,在标准范围内。将混合颗粒过筛,检测40目,40-80目和80目颗粒含量,检测2次,将数据结果折算后,也与混合后的结果基本相同(数据偏差在要求范围内)。所以考虑混合颗粒没问题,那在压片过程中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工艺筛查原因,仍然未果(2017年2月)。在2017年3月初,又开始了流化床的工艺,在月初前3天做了几批溶出,最终的溶出结果都和参比制剂的很接近,都比较接近100%,但是RSD非常不好,10min15min的6片都有超过20%。随后开始溶出量继续偏高,最近的一批平均溶出量有103%和107%,RSD也是非常的不好,原因也是未果。

    总结:不论哪个工艺,都是会出现持续一段时间后,含量就偏高。和工艺沟通的时候,他们也是觉得如此,主要是他们的参数也没有进行什么调整,但是就是无论哪个工艺,做着,做着含量就会偏高。但是在我们队湿法的原因排查中,混合颗粒如果是好的,为什么压了片子,含量就高呢???我们还检测了空白辅料片,也没有什么干扰呢??持续思考中。。。。。各位工艺的大咖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会与晶型有联系吗??工艺人员也是没招儿了,我们分析也一直在配合查找原因,分析方法反复检测,参比制剂反复测试,但是就是参比制剂ok,自制不好。。。。大家觉得有什么问题、、、、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 万

89 23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