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转帖】直接申请面上的经历和心得 。

发布于 2017-01-22 · 浏览 3743 · IP 江苏江苏
这个帖子发布于 8 年零 11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基金申请之葵花宝典

http://muchong.com/bbs/viewthread.php?tid=5670864&fpage=1


今年回国入职,在单位好几个老师的鼓动下,直接申请了面上(未过35岁),幸运的中了。说说的申请的经历和一点心得。说得不对,大家包涵。

他们鼓动我申请面上的原因是:副高申请青年有点亏,反正都要占个名额,赌就是了。我领导估计担心我中不了,建议我搞青年。

刚回来也不知道行情,不知道深浅,我直接准备面上的本子:一是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二是我的想法青年基金的资助强度完全不够,无法写青年基金的本子(青年的本子一般基于博士课题的延续,因为有一些基础了,所以花钱会相对少一些)。

除此之外,我觉得我的想法创新很强,去年的进展和国际另一个组同步,但是今年落后人家了,人家实验证实了。不过我想到了其他方法,超越目前对手的结果。另外在这个方向上,我有好几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的国际主流期刊文章,还有邀请报告和第一作者美国专利,还有邀请综述,还有自己实验结果验证勒可行性,以及竞争对手的实验结果作为佐证,所以自认为基础非常好。所以我认为申请面上中奖几率非常高,信心满满。

对于基金,我在博士期间就开始积累基金写作的资料。个人认为最有价值的资料是从复旦大学马臻教授博客上找到的一份基金委权威人士写的关于基金本子写作的注意事项,堪称葵花宝典吧。后来我在网上找到其他基金委权威人士写关于的基金本子写作注意事项。我觉得研究琢磨这个就可以了。事实上我写的时候就参照这些注意事项来修改自己的本子的。

本子到底写了多久我也说不清,我的习惯是先在脑子里想好,包括我写文章,脑子里框架有了,就开始写,前前后后零零散散估计加起来10天吧,上班时候写,不会像大家说的熬夜写,身体吃不消,人老了(那段时间还兼顾2个大项目的申请,搞的鸡飞狗跳)。完整写出来后参照上面说的葵花宝典比对修改,还参照了几个中了的青年和面上的本子。然后请我博士室友帮我看,他在一个大学里面当老师,中过青年,博士期间给老板写过面上,而且中了。他给我提了很多的意见,话说我的本子在提交前只有他看过,给我提过意见。博士室友给我提过意见之后,我自己再好好修改了好几遍,再提交之前都了好几遍,包括图都做到了我自己认为无可挑剔了,哪里的字体颜色用什么我都自习推敲,因为写本子就是卖故事,让评审人买你的想法,所以要推销出去,得做到极致和无可挑剔,而且还要牵住评审人的鼻子,让他跟着你的思路走,峰回路转的地方要让他不用费力气就能看到,打动他,让他拍案而起毫不犹豫地投下他宝贵的一票,所以里面也可以说有很多心理学的东西,这个玩意儿和做报告写文章是一回事,需要自己平时慢慢品味和积累。后来单位截止时间前一天就上传了,当然是在检查检查再检查无误后提交的。

关于本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法,我也研究过中过得本子,风格各异。我自己今年也评过青年的6个本子,不过是帮领导评的。无论是看别人中过的本子还是自己评别人的本子,说实在的,如果太多公式,我是不会看的,会无视这些公式。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估计很多评审人做评审都是免费服务(我不知道评审人有没有报酬,我是帮领导评的),他们非常忙,他们没有时间从头到尾看,还要评N份,而且可能不是自己的方向,所以大家想想评审人是什么感觉,说发狂不为过。其实这个问题每个被评审的人可以设身处地的站在评审人的角度上思考,如果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看N份本子会不会发疯?(我的本子4个评审人,从意见来看,有一个评审人估计就是扫了下,都没有按照要求一条一条写意见)。我觉得贴个把相关核心的公式可以,但是大面积的把教科书上的公式贴上去,我看了真会疯掉,本子不是讲义是吧。我在国外看过老板写的本子,真没有贴公式的。我自己也参与写过国外本子,也没有贴过公式的。

我知道有个教授评过我的本子,不过事后他因会议碰到我而告诉我的,碰面之前我们并不认识。 他告诉我的本子逻辑不错,很感谢他买了我的故事,投了我一票。我自己感觉我的引言写的非常好。看了别人中的本子和我审的本子,我觉得如果引言写的好,基本上这个本子不会差到哪里去,至少可以认为申请人对所在方向的非常了解,进而可以轻而易举的抓住问题关键,提出自己项目研究的问题。

本子就是一个故事,而评审人很可能是大同行,话说有研究表明评审人是小同行的话麻烦大,他们更倾向否决你的故事。所以呢,既然是大同行,必须用大同行的看得懂的语言和风格来写,前面说的贴公式的事情还得好好斟酌。这么说来,写本子就像人家去融资差不多,卖故事,让评审人买你的故事,出钱的人是纳税人(鄙人没有做过融资,纯粹瞎猜)。

字体等格式,这些都是门面工程了,正儿八经写过发过几篇国际主流期刊文章的人应该有经验。加上几幅3D的示意图(能用3D就不要用2D),让人的看得赏心悦目,你很难说清楚“美感”在里面能起多大的作用,这个跟发文章以及做PPT是一个路数。

基金评审里面有一条是创新性,创新这个玩意儿真不好说,每个人的评价都不一样。大同行认为很有创新性的可能小同行说小儿科的东西。对于小同行,人家太了解了,你得那点小九九人家很清楚,所以小同行更容易枪毙你得本子,觉得你没有什么创新性,他会觉得是他看过别人做过(完全原创太难了)(这个和审稿一样)。此外,我觉得创新性体现在引言中,如果人家读完了引言还不知所云,很大可能本子就挂了。

基础很重要,这是评审一个很重要的点。个人基础、团队基础、实验平台等等。个人基础尤其重要,葵花宝典里面提到,文章发表,专利申请,会议情况等等。有没有条件去实现,这是团队基础和实验平台了,这个也不能缺少。

课题的价值是也是评审之一,这个得在引言中说明确说清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要准确清晰描述,特别是科学问题,要准确凝练,我觉得这个特别能体现申请人对这个课题的理解深度。这些的写法可以仔细琢磨葵花宝典里面的描述。还有预算,不能买一瓶乙醇花200块。





















最后编辑于 2017-01-22 · 浏览 3743

5 37 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