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红素……你晕不晕
1.相关名词
a.直接胆红素(DBIL)又称结合胆红素(CB)
b.间接胆红素(IBIL)又称非结合胆红素(UCB)
c.尿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超过阈值从尿中排出。
d.尿胆素原: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被还原为胆素原。少量胆素原由尿排出,即为尿胆素原(又称尿胆原)
e.胆素原:结合胆红素随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被还原为胆素原。
f.粪胆素原:大部分胆素原随粪便(这部分胆素原称为粪胆素原)排出体外。
2.胆红素代谢过程
a.体内胆红素主要来自血红蛋白的分解,此时的胆红素称为非结合胆红素。
b.非结合胆红素进入肝脏后,在葡糖醛酸基转移酶催化下,形成结合胆红素。
c.结合胆红素水溶性强,可以随尿液排出体外,也可以从肝细胞排入胆汁。
d.结合胆红素随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被还原为胆素原。
e.大部分胆素原随粪便(这部分胆素原称为粪胆素原)排出体外,在细菌及空气作用下,粪胆素原被氧化成为棕黄色的粪胆素。 少量胆素原由尿排出,即为尿胆素原,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为尿胆素,尿胆素是尿的主要色素来源。
3.正常人的胆红素代谢
a.正常人血中是非结合胆红素,几乎没有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在肝内生成,直接排入十二指肠,不会返流入血)。
b.正常人尿中没有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也就不能从尿中排出),也没有结合胆红素(因为正常人血中没有结合胆红素,所以尿中也不会有)。
4.梗阻性黄疸与溶血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时,胆小管和毛细胆管内压力增大破裂,结合胆红素(此时在胆汁中是只有结合胆红素的)逆流入血,并从尿中排出,导致尿胆红素阳性。而由于梗阻,结合胆红素排入肠道减少,肠道内没有胆红素可变为粪胆素原,所以大便为灰白色或陶土色;由于排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素原的生成和吸收后经尿液排出的也少,因此尿胆原阴性。
溶血性黄疸时,由于溶血,胆红素合成原料(即血红蛋白)增加,使进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也增加,在肠道内生成胆素原增加,吸收后经肾脏代谢排出的尿胆原增多,因此尿胆原强阳性。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