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酸盐敷料
40年来大量关于创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验证了为创面提供合适的湿润环境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医用敷料主要功能便是覆盖、保护破损皮肤,同时提供有助于伤口愈合的环境。传统主要使用脱脂棉纱布、纱布条、棉球和棉膜等天然纤维性材料类敷料,可使伤口干燥,具备物理隔离功能;但存在与渗出物结痂,造成伤口粘连,换药时引发疼痛及新的创伤,以及细菌滋生、保湿及止血性能不佳等问题。
图:传统敷料(干纱布)粘连伤口,伤害新生的肉芽组织,来源:百度图片搜索
新型敷料既能保持创面的湿润, 又能促进伤口的愈合,在西方医学中已有相当长的使用历史, 但一直在近些年才成为医用敷料的主流。目前, 新型敷料在发达国家使用得较为普及, 国内也开始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中。新型敷料基于湿润清洁的伤口-无痂皮愈合的观念,创造加速伤口愈合的环境,挑战着干燥消毒的伤口-痂皮下愈合的传统观念。
新型敷料主要有薄膜类、水凝胶类、水胶体类、泡沫类、生物膜类、藻酸盐类等。其中,新型藻酸盐类敷料的主要成分取自海水中的藻类, 它是利用藻类中类似纤维素的不能溶解的多糖藻酸盐制成的敷料。
图:海中的褐藻,来源:blog.sina.com.cn/s/blog_7f09352f0101mtkc.html
藻酸盐(alginate),也称为褐藻胶(algin)、海藻酸(alginic acid),是一种在褐藻细胞壁广泛分布的阴离子多糖,通过与水结合形成粘性胶体。其颜色从白色到黄棕不等,主要有丝状,粒状和粉状形式。
图:海藻酸化学结构,与金属离子(如钙离子)结合形成藻酸盐,来源:wikipedia
藻酸盐敷料在目前吸收渗液的敷料中吸力最强, 可以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17~20倍的液体,能有效控制渗出, 从而延长换药时间。可敷贴或填塞窦道和空洞处,以减少空腔组织;贴用后会在伤口表面形成凝胶类物质, 所以具有部分清创作用。同时,因含有大量的钙离子, 所以有轻微的止血作用。
图:藻酸钙化学结构,来源:wikipedia
图:藻酸盐敷料吸收渗液,渗出液中的钠离子替代了藻酸盐中的钙离子,在伤口处形成一层凝胶,来源: www.mdsnq.com.au
藻酸盐敷料适用于渗液较多的全皮层损伤的伤口或有潜行死腔的伤口, 如压疮、各种溃疡创面,总结起来:中至深度的伤口;中至大量的渗液;有空洞与窦道的伤口;感染伤口。代表产品有英国施乐辉公司的液超妥藻酸盐敷料, 法国优格的藻酸盐填充条,中国泰州榕兴的藻舒榕藻酸盐敷料等。
新型敷料促进创面愈合的基本原理:
1)密闭、湿润的愈合环境促进伤口愈合 新型敷料所提供的密闭环境能够有效保留伤口渗液, 提供伤口快速愈合所需的湿润环境。该密闭环境也有效隔绝了外界细菌的侵入, 防止感染创面细菌传播而造成的感染。同时该环境储留的创面渗液中含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增强局部杀菌能力。
图:藻酸盐敷料敷贴伤口示意图,来源:百度图片搜索
2)低氧或无氧、微酸的愈合环境 新型密闭性敷料利用相对密闭和保湿原理, 形成创面低氧或相对缺氧的微酸环境, 可以抑制伤口中细菌的生长、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刺激毛细血管增生。
图:藻酸盐敷料填充伤口示意图,来源jan.ucc.nau.edu/daa/woundproducts/products.html
3)酶学清创的愈合环境��在密闭湿润的环境下, 伤口渗出液中会释放并激活多种酶和酶的活化因子,发挥酶学清创作用, 从而促进纤维蛋白和坏死组织的溶解。同时纤维蛋白本身反过来又可作为某些炎性细胞的趋化因子, 激活生长因子分泌和活性, 以加速创面愈合。
图:伤口愈合的分期,来源:www.roosin.com
英国科学家乔治·温特1971 年在Science 杂志上发表了湿润伤口愈合理论。在临床常见的伤口处置中, 对慢性伤口如压疮、下肢静脉溃疡、糖尿病足等使用新型敷料, 收到较好效果。在处理渗出较多的伤口时, 选择吸收渗液的敷料, 例如藻酸盐类、泡沫类敷料, 从整个疗程来看可以减少换药次数。在对糖尿病足的处理上, 使用水凝胶和藻酸盐敷料效果较好。在遇到伤口出现黑色、黄色的坏死组织时, 如果坏死组织不是很厚的焦痂, 使用水凝胶类新型敷料往往取得较好的清创效果, 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图:伤口愈合不同阶段的敷料需求,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培训材料
图:使用不同敷料的小鼠伤口治疗效果变化(0至14天;A为普通纱布,B为藻酸盐敷料,C为水凝胶敷料),来源:www.anscare.benqmaterials.com
综合来看,藻酸盐类敷料虽然不适合干燥伤口或硬的焦痂状伤口、需要二级敷料,但其优点也非常明显,例如快速强大的渗液吸收能力;形成凝胶,保持创面湿润且不粘连伤口,保护暴露的神经末梢,减轻疼痛;以及止血功能等,因此,藻酸盐敷料已逐渐成为国际伤口护理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主流。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新型敷料类型较多,其临床应用前景广泛,但各有优缺点,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其功效。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