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6夏令营(瑞金、协和)面试经验帖(附:2017年协和本院、整形医院招生计划)
写这个帖子是因为夏令营的结果刚刚公示,而且园子里的保研帖有点少啊,前几个月准备夏令营的时候找经验帖都费了很多时间,所以把自己的夏令营经历写下来给以后准备保研的师弟师妹以及要参加考研复试的同学一些参考。写的略杂,见谅=。=(其实主要是为了求加分升级,这样就可以私信别人问经验啦-_-)
首先讲一下个人情况。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12级的学生,性别男(为啥要突出性别?因为我报的是乳腺外),成绩略差(将将前15%),英语六级590+(我们院六级600分以上的大神真的是一箩筐),科研方面以共同第一作者在Oncotarget发表了一篇文章,以第一作者投稿了一篇文章到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录了瑞金乳腺外的推免硕士和协和肝胆外的学术型直博(最后诚惶诚恐的给老师发邮件拒掉了)。
浅谈一点个人对医院 / 导师选择的看法。我的态度一直都比较明确,就是地域+专业+学术型。而我周围有一些同学是觉得只要是直博,其他标准都是次要的,虽然我不是很同意。之前看过一句话,想来挺对的,就是“硕士选专业,博士选导师”(个人观点哈,很多人不同意的;也有很多人既去了理想科室,又选到了理想老板的)。由于我是浙江人,一心想去上海,所以我也很早就做好了选不到大牛老板的准备。
我开始保研准备是提前了好几个月,一是因为我们院保研的名额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只要不是排名在边边的同学基本都可以保证一个保研的名额,还有一个是因为我们院课程设置的关系,在大四上的上半个学期就已经考完了所有的考试,所以从去年12月份开始就是为期20周的见习(只见习,和很多学校上午上课下午见习的模式有点不一样)。所以从12月份开始时间就会比较充裕,毕竟学习压力骤减(针对我等见习态度极不端正的同学而言- -)。从3月份开始,我就利用一些零零散散的时间在准备简历、自荐信(和个人陈述很像)等书面资料,最后我的简历改了十几次(谁让我闲呢=。=)。然后我就把简历和各种成绩证明以及文章、证书用抽杆文件夹弄成了一本,最后我对自己简历的外观挺满意的- -。
在保研的时候,个人以为成绩、英语和科研至少得有两样,而且是建立在成绩还可以的基础上,因为没有医院和老板是不看成绩的,虽然可能不只看成绩,我觉得自己成绩挺吃亏的。至于面试要准备些啥,一些基本问题是药提前准备好的,比如自我介绍( 中 英文),用英文介绍你的 家乡、爱好、家庭、学校、为什么要选XX专业等 。因为已经长时间没接触英语了,所以我面试前两个星期每天晚上都会先盲听再读两篇新概念3,短时间抱一下佛脚提高口语和听力。还有,对简历的内容,即使是编的也一定要非常熟悉啊,不然就是减分项了。另外,穿正装。
联系导师有没有必要?我觉得 有 ,虽然大部分都是模棱两可的回复。本校的导师自不必说,按照我同学的看法,对于想去外校的夏令营然后报名没被录取的同学提前联系导师就是多了一个截胡别人的机会啊,我有个同学就是这样子的,没有录营,就在夏令营开始前跑去见导师,然后导师就要她了。另外,一定要厚脸皮,要“卖萌打滚求收留”,要有 毅力 (很重要!),第一封邮件老师没回?继续发,内容要更真挚,要很像发自肺腑的样子。还不回?再发!也有几个同学是夏令营没被录营,但是自己还是跑过去参加面试了,然后被录取了的。所以,教学科老师的选择标准不一定代表导师的标准。你看,即使没有被录营,也还是有很多路可以走的。
在保研的过程中,最难过的一关其实是自己的心理关。有些同学没找到老板的时候会担心自己得去考研了,找了一个老板后又想着这个老板某某方面不行,想着去找一个更好的老板。总之就是一个标准满足了后,又有新的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出来。
下面说说夏令营的经历:
瑞金医院:
开始的挺早的。夏令营的通知出来的时间是6月6号,夏令营的时间是7月4日-7月8日。具体的通知见 http://yjsy.shsmu.edu.cn/default.php?mod=article&do=detail&tid=1022810 。 注意,瑞金夏令营只要学术型 。 注意,录营后就报销往返车费! 然后我和同学往返都是做的高铁,结果全给报了,真有钱呐!材料准备这一块我就不说了哈,大家应该都知道的,可以参考往年夏令营的要求,基本不会变。
瑞金计划录50个人,后来录了53 or 54左右,我们学院的录了7个。我报的普外计划录3个,后来招了6个。至于热门科室的录营标准?简单粗暴, 文章 !因为去瑞金的时候发现录营的大部分都是有文章的同学,而有我有一些同学没有文章但是绩点大神级、英语很不错的反而没有录营,所以我就捡了个便宜。不过如果真的对瑞金非常的感兴趣的话可以报一些名额特别多的科室,比如血液(招8个)or生物(招9个),可能是因为有些科室报的人不会特别多,所以没有文章的同学也可以被录营。(以上都是我的个人看法啊,经不起任何循证医学的验证-_-,而且只是针对瑞金而言哈。交大附属医院很多,所以其他医院夏令营的录营情况没去了解过)。录营与否的结果和最后夏令营的结果可以在网上报名系统查↓
报到的时候被分到和一个湘雅麻醉的小帅哥一个房间。开营的时候见到了内分泌唯一的一位院士,宁光教授,很和蔼,非常有亲和力。开营仪式结束以后让报普外的同学都留下来,给我们10分钟让我们想自己具体要去普外哪个方向。后来老师过来记录,“报胃肠的有?”同学A,同学B举手;“报胰腺的有?”……“甲状腺的有?”……问道乳腺外的时候,一个女生先上去签了名,然后我再上去,那老师诧异的看着我“我说的是乳腺哦”,我点头,然后看到老师愣了一两秒=。=(后来才知道也有一个交大本校的同学已经联系过乳腺外的导师而且都面试了,当时真是心如死灰)
后来我们就各自去相应的科室找老师。当时我们去乳腺外的时候,一个老师直接就让我们交了一份简历,当时我把自己的最终版交了上去,然后另外一位同学是用订书机在左上角订了一下,后来交流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只是她的草稿。所以各位站友,战斗很早就开始了,一定要早准备哈,虽然不是说这个书面资料好看有多重要,但是是第一印象啊。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是去手术室看手术,还跟了我们两个的导师的门诊,期间没有问过我们任何问题。我和这个同学竞争还是挺良性的,我们一直互相交流,然后打气,让对方不要紧张,该准备啥啥啥之类的。
在参加夏令营之前我就一直在看乳腺外有关的书,外科学上只有几页,而我们学校肿瘤医院编写的《肿瘤学》乳腺癌讲的非常之清晰和有条理,而且比较专,我背了好几遍=。=后来我还自己额外买了一本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编写的《肿瘤学》,把上面乳腺癌部分也看了好几遍。期间还看了一些乳腺癌的文献,所以对乳腺癌的一些超出课本的部分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我还去联系了一个超级善良的瑞金乳腺外的师姐,她貌似经常跟她的导师提起我,夏令营期间还给了我很多面试经验。所以提前想好自己的志愿并且充分准备是很重要的。真的在开营仪式结束的那10分钟才定下来自己想去哪个方向感觉微微有点草率啊。
附:《肿瘤学》上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感觉比外科学更清楚一点。
接下来就到了面试那一天,先是1个半小时的笔试, 只考乳腺癌 。简答题是8选6好像(我选了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Luminal分子分型、辅助治疗的种类及优缺点、FNAC和大体切除的优缺点、TNM分期、临床表现),然后是一道中译英(论文的摘要)、一道英译中(综述)。简答题除了FNAC和大体切除的优缺点这题我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写的,其他都是准备过的。
面试的时候,抱着早死早超生的念头第一个进去了,紧张到爆炸。之前做了一个PPT是关于我发表的文章的,然后进去以后老师直接让我开始介绍我的文章,后来主任被我讲的在打瞌睡=。=(因为我是文章是肝癌相关的)。还被主任批评了,说我没考虑到听众的感受讲的太过专业。后来那个招生的老师开始帮我打圆场(超级感动,虽然从没联系过这个老师),问我是不是利用课余时间做的科研、是不是自学的。面试期间各个老师还问了统计学方面的专业问题(所以科研经历是双刃剑,老师们都是大牛,你做过没做过他问几个问题就一清二楚了)。然后就是问一些常规的问题,自我介绍(英文)、为什么想来瑞金、你的通讯作者是谁、为什么文章是肝癌却报乳腺外、为什么要读学术型(用英文问的),气氛轻松,跟聊天一样,所以我后来也就放松下来了。后来老师们没什么问题问了,我看情况就鼓起勇气说“那我有一个问题”,老师们好像非常的高兴,就让我快问。我就问了男生适不适合选乳腺外的问题。整个面试约莫持续了快30分钟。
剩下来的时间就是和我们院的同学出去浪啦~
协和夏令营:
我对协和的印象从大一到现在经历了一个转变:中国最好的医院好向往→在没落好像也就这样→不愧是中国医学的殿堂。我没想过要去协和读研,但是我真的是抱着一颗朝圣的心去协和的。协和好不好? 真的好!非常好! 氛围很好,这里的学生据说每天都是五点多起床的,抽血是要医生自己去抽的……
给大家献上几张图:
报名:有700多人报名,录了248个,其中五十个左右是科研型的,最后总共录取了84个。不报销车费!心痛-_-最后被录为肝胆外的直博。
今年的招生计划:
2017年协和整形医院招生计划
笔试:内外妇神,60道选择题,有几道英文题,1个小时。蛮难的,第一道题就不会(关于静脉采血的),按照我们院大神的说法是很多题即使抄书也不会=。=。
面试:本来是两个人一起进去,然后一个一个面。但是我迟到了=。=等我到的时候第一个同学已经快面完了,然后进去的时候正好听到老师在夸他的英语好,心累。后来就轮到我,也是常规的先自我介绍(英文),然后开始聊天,让我介绍爱好和家庭(英文),然后被一个即将毕业的师兄夸说口语好,开心~后来提到了我笔试的成绩,“为什么你的笔试成绩这么差?才20多分。”好尴尬,我就说“哈,是啊,好难,我第一道题就不会-_-”。还好有老师出来解围说好像大家都差不多。后来出去一打听,貌似大部分同学都被问到这个问题了。接下来也是问我关于文章的事,这会这个老师可是地地道道的专家啊,让我讲结果,然后说我的结果和实际不符=。=接着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这个不是你的问题。接着又问我为什么要来协和,为什么是肝胆外。然后师兄问我了不了解规培。因为我的简历里有一条是关于机器学习的,然后这仿佛戳到了另一个师兄的G点,然后他开始疯狂的问我关于ML的问题。比如“了解最热门的机学方向吗?”。我懵逼,讲了四个经典的ML模型,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网络。“不对,是深度学习”,然后我才反应过来“哦,Deep learning啊”,师兄和老师都点点头。感谢当年那个带我科研入门的师兄逼我看了一篇关于ML的综述(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简历上的东西一定要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东西,不能乱编哈)。
大概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