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一)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永久性损害。胰腺出现不同程度的腺泡萎缩,胰管变形、纤维化及钙化,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早在1963年3月,马赛会议将胰腺炎分为4种类型,即:①急性;②复发性急性;③慢性复发性;④慢性。之后1988年马赛.罗马会议又把慢性胰腺炎按其病理变化分为慢性阻塞性、慢性钙化性和慢性炎症性3种类型。由于这类患者在临床上不易取得胰腺组织活检,故这样的分类对临床帮助不大。后来()wyang提出按病因分为酒精性、胆道疾病相关性、遗传营养不良性、外伤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钙血症性及其他等6种类型。我国学者则提出反复发作型、脂肪痢型及无症状型3种临床分类,似在临床上对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但仍未能解决复发性急性及慢性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未出现胰功能不全临床表现时的临床区别。慢性胰腺炎新的分类,称为“TIGAR一0”,首次将基因突变归入慢性胰腺炎的分类。(中药化学对照品)
1.诊断依据慢性胰腺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且无特异性,诊断常有一定困难。至今尚无有关诊断慢性胰腺炎的“金标准”。一些国家及地区已制订出区域性诊断规范,但大都是依据CT及ERCP等影像改变来制订,缺乏权威性。典型的慢性胰腺炎五联症即持续性上腹部疼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肿、脂肪泻和糖尿病,可作为诊断依据,但仅少数患者具有五联症表现。目前临床上诊断的慢性胰腺炎大多数是中至重度胰腺结构与外分泌功能障碍者。早期轻型的慢性胰腺炎目前诊断仍较困难。因为胰腺有较大的储备代偿功能,至今尚无敏感的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凡有反复上腹疼痛发作史或已证实为复发性胰腺炎的患者,特别是伴有糖尿病或脂肪泻者,均应考虑有慢性胰腺炎的可能性,需进一步检查胰腺外分泌功能及有关检查,方能确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