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简单谈一下学硕,专硕,规培与四证合一
专硕是以前的临床型,一般是具体到三级学科,跟着导师去干活。
四证合一是上海最早开始的,因为上海是最早全市开始规培的,当时为了吸引本科生参加规培而把规培和专业硕士结合,本科参加规培的给专硕学位(虽然没有学历证书,但学位在升职称时还是有用的),通过研究生考试进入规培,通过规培考核的话,给规培证书(但没通过的话,连研究生身份都没有了)。以二级学科轮转为主,相当于加强版的实习,但考试特别多。
上海的四证合一的学生是住院医师身份(只不过是通过研究生考试招录的),因此无奖学金,但有工资,和本科直接进行规培的待遇一样。(博士参加规培的话,上次看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给博士额外很多补贴,待遇比本科参加规培的好很多,而且博士规培完容易留下)。但上海规培貌似要签卖身契,毕业后要在上海医疗单位工作一定年限。
后来有些学校也学上海搞四证合一,如湘雅,南方医,浙大,南京医等,其中南方医是从部分专硕中选一部分人试点,而浙大,南京医好像全部专业硕士都进行规培类型的培养。再后来就是国家**64所试点开始鼓励四证合一模式。15年之后全国规培全面启动之后,可能所有学校都开始进行四证合一了。
以后规培证就和执业医师证,是行医必备的。
但想进大医院,敲门砖是科研,以后地位也得靠科研。
以前很多人笑话博士毕业,科研不错,临床水平很差,现在科研型博士可以通过规培来提升临床能力,出来后即有科研又有临床,肯定是最受大医院欢迎的那一种。
8年制博士与5年制比,主要也是在科研上比5年制的好(临床其实差别不大),经过规培后,临床能力也提高,论文虽然没传统学术型博士多,但理工科基础和平时英文教学对以后科研有很大帮助,也是以后大医院的主力军。
5年制本科,直接规培的(所谓5+3模式),以后就业肯定大多在基层医院(除非选择儿科等大医院也非常缺人的科室,或者特别牛,能边累死累活每天临床上干活边发很多SCI)。但目标大医院的学生肯定是少数,想尽快工作目标又不是大医院的,可以考四证合一或直接参加医院招录的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