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儿童难治性鼻窦炎的治疗体会
无论鼻窦炎有多严重,只要没有息肉,儿童鼻窦炎,尤其是对于那些年龄介于3-8岁之间者,在更多情况下,几乎无法选择鼻窦开放术,而只能采取药物治疗。当然,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以及因为并发渗出性中耳炎而采取的鼓膜置管术不在此列。
在鼻窦炎的治疗期间,首先,应该使儿童鼻窦炎得到有效控制,而后,才能使其有可能逐步获得痊愈。可能有人会问,儿童鼻窦炎真的能够治愈吗?是的,还是那句话:鼻窦炎不好治,不等于治不好,之所以没能治好,是因为治疗的不够好!
想来,很多人对儿童鼻窦炎治疗的话题感兴趣,原因在于不仅鼻窦炎的治疗,本身就极具挑战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对于儿童鼻窦炎,治疗难度更是难以言表。不仅不能轻易选择手术,而且,即便是一些常规的保守治疗方法,也很难普遍适用和长期使用。
诸如:上颌窦穿刺术,就不可能选择。即便是被认为推荐级别很高的鼻腔冲洗,对于3-6岁的儿童,很多也会十分抗拒。再诸如:静脉滴注抗生素,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以桃金娘油胶囊为代表的促黏膜排泄剂,等等。不仅很难获得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而且,长期使用的难度,较之成人,也会更大。人们在很多情况下还会发现,即便是既往普遍采用的负压置换,对于很多年幼者而言,也是极为抗拒。且不说在十分抗拒的情况下,这样的治疗到底还有多大疗效,就是,在患儿配合极佳,其真正的治疗意义如何,也依旧存在质疑。
另外,很多检查,也不容易实施,也不宜实施。诸如:鼻内镜检查,CT检查,等等。除了一般性的儿童鼻窦炎以外,如果遇到病程漫长、病变严重、病因复杂的难治性鼻窦炎,因为受限于治疗手段、治疗力度和治疗时间等诸多因素,其治疗难度也会进一步加大。
说了这么多不利因素,接下来,再谈一谈有利因素。儿童鼻窦炎,病史多不会很长,黏膜炎性病理性改变也不会很严重,至少伴有骨炎的情况很少、很轻,伴发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者,更是极为罕见。这也为早期药物干预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既往,曾经治疗过很多“传说中”的儿童难治性鼻窦炎,多半都在3个月内得到了有效控制,甚至痊愈,并曾一度认为,所谓儿童难治性鼻窦炎的治疗不过尔尔,没有太大难度,很多难治性鼻窦炎,在“准确判定病情,正确实施治疗”的情况下,3个月的治疗期多半都可以拿下。尽管很多患儿家长在听到需要3个月的治疗期后,依然是一脸茫然,倍感意外。正如欧阳修的《归田录·卖油翁》中所言“我亦他无,惟手熟尔”那样,“熟”源于一种坚持,儿童鼻窦炎的治疗同样如此,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更在于治疗的坚持。不久前,一个经历了8个多月反复治疗,接受过腺样体切除术和两侧3耳的鼓膜置管术,而最终获得痊愈的又一例儿童难治性鼻窦炎,再次使自己3个月治疗期的承诺,蒙上了一层阴影,使自己对难治性鼻窦炎的治疗难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2012年10月的某一天,以前打羽毛球时认识的一位球友打来电话,说自己4岁的女儿“鼻塞、脓涕1月余”。咨询应该如何治疗……。显然,仅仅凭借对症状的描述,很难对患儿病情有一个准确判断,更不要说实施正确的治疗方案了。但是,很多人对自己或/和家人的病情,往往会想的很简单,认为电话咨询一下,知道吃什么药,然后,按方抓药就一切OK了。这便是鼻窦炎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的第一个难题——对疾病的轻视!!!
电话里讲了很久,在反复讲明了需要看到病人,通过检查,依据“症状+体征+专科检查+辅助检查”,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之后,才能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并且,还要依据治疗后的病情改变,不断实时调整治疗方案,才能最终治愈鼻窦炎,等等,等等……。
终于,约定了来诊时间。终于,一个最为艰难曲折,始料未及的难治性鼻窦炎的治疗就此开始了……。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