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右房起源的局灶性房速:V3-V6导联P波形态的重要性
研究共分析了28例低位右房来源的局灶性房速患者,详细的激动标测确定了其腔内起源灶定位。其中低位三尖瓣环非间隔部(lower non-septal tricuspid annulus,LTA)来源11例,冠状窦口(coronarysinus ostium,CSO)来源11例,低位界嵴(lower crista terminalis,LCT)来源4例,低位游离壁来源2例。其中CSO来源(11/11)及LTA来源(9/11)的房速,其胸导联V3-V6中连续2个导联P波为负向,敏感性91%,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75%;而V3-V6导联P波正向预测LCT来源(3/4)的局灶性房速,敏感性75%,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60%,阴性预测值96%。V3-V6导联P波负向与冠状窦附近穿过心房肌的优势IAC沿由前向后的方向同时激动两心房相一致;相反,P波正向则与心房后壁(非冠状窦相关的)房间连接相关。
因此胸导联V3-V6导联P波形态可准确鉴别低位右房房速的解剖学来源,其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并可能与房间优势传导通路有关。
Europace(2013) 15, 570-7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