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基础知识】细菌分类系统&《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

发布于 2005-01-19 · 浏览 5617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20 年零 12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引言

最近有不少战友询问和寻找《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的有关知识和资料,为便于大家学习和交流,偶根据最近参加编写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的有关章节整理如下,请大家指正。

细菌分类系统


国际上普遍采用伯杰(Bergey)分类系统,自1923年《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第一版问世以来,每隔四五年修订一次,至1974年已出版至第八版。1984年将其易版为《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ic bacteriology),共分4卷。在此新版中,对细菌的高级分类作了重新安排,以细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将原核生物界分为4个菌门:薄壁菌门(Gracil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疵壁菌门(Mendosicutes)。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卷(1984年)登载医学、工业和普通微生物中重要革兰阴性细菌;第2卷(1986年)为放线菌外的革兰阳性菌,第3卷为古细菌、蓝藻菌和其他革兰阴性菌;第4卷为放线菌。1994年出版《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第9版,该版摘录《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卷~4卷所有菌属的表型描述,把所有细菌根据类型排列成1~35群,除群11蓝藻菌保留“目”分类单位,其余细菌不设目,除了群5保留肠杆菌科、弧菌科和巴斯德菌科科名和群11蓝藻菌科外,其他均无科名,但以细菌表型为基础的4个主要类型和《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提出的4个菌门正好相对应。因此, 《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和《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是2个不同的手册,请大家注意。

临床上也有采用CDC系统分类,该系统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使用核酸杂交和核酸序列分析结果编排,如肠杆菌科的CDC分类法。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617

6 4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