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大医院要带动全国整体医疗水平提高》读后感

发布于 2013-04-15 · 浏览 603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2 年零 2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大医院要带动全国整体医疗平提高》读后感

2013-04-15

2013-03-12健康报,头版:卫计委主任李斌北京协和医院调研时要求----大医院要带动全国整体医疗水平提高;一文,立时捉笔谈些感想。

1,卫计委要重视医院药学建设:

北京协和医院一直来是全国医疗水平的先躯者,在全国人民心中无可置疑。但不久前本人整理100多篇药物相互作用的护理领域中文献发现,说了一句“北京协和的护理文献和县区级处同一层面。(见:合理用药版:【原创】药物配伍禁忌护理线表现上下级医院一个样【原创】药物配伍禁忌护理线表现上下级医院一个样)。

药物相互作用是涉及医药护各专科临床相关科学,研究主体部门应属临床药学,护理部门是一线具体操作执行、监护者,也是临床相互作用的个例病例发现者,这在医疗临床一线是个基本规律。----简单地说;临床医疗离不开临床药学。目前医院药学的整体态势是非常不利于医疗整体水平提高。合理用药版【讨论】医院药师数量为何逆势萎缩( http://www.dxy.cn/bbs/topic/23735870 ,真实反映出药师的担忧。

2,北京协和医院的药学人员为全国的医院药学建设作出榜样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老主任李大魁教授,担任了前期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为中国的医院药学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任的主任委员朱珠主任,也是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梅丹主任经常在全国会议上作学术报告。他们为中国的医院药学建设奔走呼号,呕心沥血。但为何全国的医院药师整体逆势萎缩呢?是医院药师不努力吗?我作为一个做了近50年的医院老药师的眼光分析,并不全是医院药师的错,是整体大形势所致。

3,医院药学历史上重视的是药品供应保障,观念上落后。

历史上医院药学仅仅是药品供应保障概念,现在药品供大于求。所以,今年“十八大”中一个药品供应商的代表提出,药品链锁店要兼并医院药房。由于历史的眼光“医院药房就是卖药的”观念,使局外人看来:是可以兼并。而现在药品零差价,更使现任医院领导层的领导,加深了如何削弱减少医院药学建设这个成本的想法。药品的分装自动化,分装机器几百万元,是成本;每年又要花费几十余万元的包装袋,又是成本;药师从精致的药品小包装手工拆解成每一片药片,装入自动分装机,这些药学人员,是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经过多年的教育培养,要付给他们工资,更是成本。如何减少人力成本,最好是不要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招个初中生,能认识几个阿拉伯字就行。但现实又是,医院药学招人时学位要求越来越高,而适应他们的所学知识的工作环境,没有大的投入和改善,还是“机械手”,“搬运工”。

中国医院药学的前辈们为加强医院药学努力了多少年,我们希望新的卫计委能够有新的理念、新的政策、新的激励机制。

4 ,临床医疗离不开临床药学

医疗工作是集医药护一体的立体医疗行为。这是本人经几十年临床药学研究和应用所得出的实实在在的结论。可能有人要说,“过去不提倡临床药学,病人也不是在治疗下去呢?”回答这问题,可以反过来问:中国历史几千年,没有现代医学,人类也在和疾病作斗争,也生存下来呢?不提倡科学用药,是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可能会接下问:是不是提倡临床药学,临床就可以科学用药了呢?这又要反过来说:现在H7N9是不是临床都很有治疗手段了呢?-----科学的东西,要一分为二,要辨证法,临床药学是一门科学,不是想成功就成功。

5,医院药学中的“药品供应体系”和“临床药学体系”有明显的不同工作特征

药品供应体系,体现的是商业特色为主要特征。临床药学体系是以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科研体系。在医院药学范畴中,两者有相互联系,但有本质上不同。前有报道,一博士生导师问所跟随的研究生:环丙沙星是什么?如作为医院药房中工作人员,绝对不会不知道环丙沙星这样的药品名称的。要举临床专家不知道现在药房供应的药品商品名,那例子更多。

临床药学的工作特征,还必须体现某一专科的深入研究上。如果“全科通”,没有一项突破,能超越本院临床现有的某一方向知识水平,临床药师不可能去临床解决问题,临床医护人员也不需要你去临床给他们有所指导。因为,临床线的医护人员,天天在自已的领域中摸爬滚打,对自已专科常见问题非常烂熟,从常规规律上,不会出现一种非本专业人员所能提供的帮助。就是临床各个专科医护人员自身的知识结构,也说明这一点。

6,临床药学应主要解决临床“药”的问题,临床药剂学是特别紧缺的一门科学

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药品的高质量体系,是药品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不是医院药学这个最后使用环节研究出来。医院药学只是在药品的最后使用环节去发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涉及到追根溯源。从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我国的药品生产辅料、包材等内容问题较大,这必然影响到临床使用中的种种安全问题。而源头尚未解决,下流则存在更大难度。因此,临床药剂学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课题。葡萄糖注射液,连老百姓都知道,但临床药剂学却有着深厚的内容,举一单基本现象,同一药品,先一瓶和后一瓶葡萄糖注射液配制后,出现不同的肉眼可见奇观现象:混浊或澄清、变色或不变色,------等等。

7,临床药学如何人事编制?如何认识经济效益

中国有一现象,没户口,就是“黑人”。临床药学从工作上需要,但政策法规上不明。医院里一般都有设立“投诉办公室”或其他名称,设立目的,是解决病人的投诉需求。但它不产生经济效益。尽管如此,设立是必须的,因上级检查必需,实际日常工作中也必需,利于缓冲医患矛盾。

临床药学在某种方面,有点类似“投诉办”,临床医护人员遇到药的问题,想到临床药学人员。没遇到问题,就丢在一边,就容易被人认为“无所事事”。但临床药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是“投诉办”那种行政性质、能磨嘴皮子就行的人可信任,是需要真才实学的高科技知识人才。但目前往往是快要迎接上级检查了,在临床药学名册上填上几个高学历的药学人员姓名,而事实上,还在当搬运工,机械手,这只能是骗检查组而已,要解决临床药学实际问题,根本挨不上边。这不能怪高学历药师无能,是因为没有给他实践煅炼和提高机会。

正因为临床药学人事编制未解决,所以再招药学硕士生、博士生,还是药房当机械手。这种恶性循环,医院药师怎能不逆势萎缩?

十八大开后,新部门,新气象,医院药学相信会有美好明天!











































最后编辑于 2013-04-15 · 浏览 603

9 1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