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转贴】科学研究没有捷径

发布于 2012-06-19 · 浏览 950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2 年零 32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为什么要阅读?为什么要发表论文?如何让国际一流杂志青睐你的论文?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科学家?”去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的王存玉教授近日重返母校南京医科大学,做了一次专题讲座,用这一连串的问题与200多名南京医科大学学子分享他长期从事医学研究的心得体会。

  “阅读是做科研的基础。阅读看似人人都会,其实不然。阅读要广泛,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阅读要深入,读懂作者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成果;要多看高端杂志,看不懂可以讨教和集体商议;阅读还要防止功利化,不要仅仅为了写论文、拿学位而读书。功夫在平时。”王存玉谈起读书之道时滔滔不绝。

  王存玉说,他十分庆幸上世纪80年代在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读本科的时候,有机会到大医院实习,结识了陈家伟、王一镗等博学的老师。这些经历使他以后每每遇到问题,都会从大医学背景广角切入,而不仅仅局限于口腔专业。

  据王存玉的大学同学、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梅予锋介绍,王存玉历来学习勤奋刻苦、涉猎广泛,曾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口腔临床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博士学位。他在分子信号与癌症治疗、慢性炎症和感染的分子调控、成体干细胞的分子控制和颅面再生等多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是当今为数不多的精通口腔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国际一流学者。

  近15年来,王存玉在国际顶尖杂志如《科学》、《自然》、《细胞》、《柳叶刀》等发表一系列文章,累计影响因子达580,引用次数达到12000次,是名副其实的“高产”学者。他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告诉人们,“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发表论文很重要,这是获得同行认可、检验科研成效、提高学术声誉、增进社会了解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同时,他鼓励在座的学子们“不要有畏惧心理,天才只是少数,关键看是不是努力”。

  “Read(阅读)—Think(思考)—Act(行动)”,是王存玉概括的成功三部曲;Great training(良好的训练)、Ambition(雄心壮志)、Confidence(自信心)、Science(科学态度)是王存玉认定的科学家的基本素质。王存玉反复强调,科学研究没有捷径,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必须以扎实的研究为后盾,不得耍小聪明。加入一个好的实验室,与优秀团队一起同心协力,好的文章就会层出不穷。

  “登山同在中途中,翘首云问有险峰。”最后,王存玉用南京医科大学老校长颜守民的题词与大家共勉。这幅题词至今一直挂在他美国实验室的墙头。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303061

img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950

2 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