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心脏灌流方法的改进
Bardenheuer等(1983):小球囊插入左心室的方法与Gottlieb等的方法相似,但并不测量左心室等容压力,而是通过一个插管将球囊内的液体泵人一个体外的闭合循环通路中,并由两个弹性瓣膜控制其单向流动。每次心脏收缩时,由球囊排除的液体量相当于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可以通过顺序连接的一个流量计探头和一个积分仪进行测量。前负荷和后负荷可以分别调整。经主动脉逆灌进入冠状动脉的灌注液流量也可单独记录下来。
离体工作心脏(isolated working heart preparation)
Necly等(1967):在肺静脉或左心房内插入另一根导管,灌流液经此导管进入左心房,并通过二尖瓣进入左心室,左心室收缩时将灌流液通过主动脉泵出,该方法可改变心脏的前后负荷,测定心输出量、压力-容积作功关系等。
经肺静脉、左心房和二尖瓣将微型压力传感器放入左心室腔可直接记录和测定左心室内压力变化,如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左心室压力变化速率(LV dP/dP)等;利用一根放入肺动脉内的导管连接到PMH 73酸碱/血气检测仪上的E 5046型电极可测定冠状静脉的Po2,并可结合灌流液的Po2和冠状动脉流量计算心肌耗氧量;经过两根固定在心脏表面的电极可记录心外膜心电图;心脏内埋藏电极记录希氏束电图等。
冠状动脉结扎与心肌缺血再灌:
Scholz 等(1992,1993)在进行冠状动脉闭塞实验时,先使用改良Krebs-Henseleit缓冲液以65 mmHg恒定压力灌注离体工作心20min(缺血前期)。随后通过钳夹左冠状动脉近端15min,造成急性心肌缺血(缺血期)。此时再重新开放血管夹,对再灌注期间的变化进行30min监测(再灌注期)。在冠状动脉结扎和再灌注后,心脏会发生室颤.
留取冠状动脉流出液样本,可用于检测乳酸、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实验完成后,可测量心肌组织中的糖原、乳酸、ATP和磷酸肌酐。
在缺血前或再灌注前5min通过灌注液给予实验药物。在间接体内试验中,在准备处 死大鼠制备离体心脏前1h经口服给予实验药物。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