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导邪外出法治疗肺癌探析
讨,提出导邪外出法治疗肺癌的思路:导邪从肺系出!导邪从表里脏腑出!导痰外出法!导邪从血脉出!导邪从少阳三焦出以及导邪从脏腑出等方法.
文章发表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年(12卷)第4期。
1 辨病位与病势
辨病势在此主要指对肺癌转移的理解"综观肺癌的病情发展,邪毒病位在何处,以何种规律向何处转移,中医的认识尚不深入"对于邪毒病位与邪毒发展传变趋势,即病势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导邪外出,进而阻断病邪传变,在中医控制肺癌的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分期为西医分期标准".
111 肺癌无转移
早期肺癌患者(期)的症状往往不明显,根据早期施行手术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自述,以咳嗽咯痰多见,考虑病位有肺脏,病位一直在肺脏还是邪毒伏于某处后渐行至肺亦无法确定"根据肺系包括鼻咽喉与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似可推断邪伏于肺系或大肠而后移行至肺"又5素问#阴阳别论6:/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0息贲按5内经6记载的症状预后基本可以认为是肺癌的古代名称,肺癌可由二阳之病发心脾而来,病位在心脾,传于肺而见肺癌症状"又5诸病源候论#积聚候6:/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愈,令人洒淅寒热,喘嗽发肺痈"以春甲乙得之,何以言之?心病当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肺欲复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息贲以春得之"0由本篇可见息贲病位在心肺"综合以上推断肺癌病位在肺!肺系或大肠或心脾或心肺"
112 肺癌血行转移
肺癌血行转移可以类比于邪毒沿血脉流行,病位在血脉"现代医学抽血查见,肺癌肿瘤标志物是邪毒在血脉中的证据"中医认为,肺朝百脉,全身血脉朝会于肺,故邪毒由血脉而至全身各处这一特点可以解释肺癌患者的众多肺外表现".
113 肺癌淋巴转移
肺癌淋巴转移病位在少阳三焦"体表淋巴结转移的位置,以体表颈部!锁骨上!腋下!腹股沟淋巴结所在的部位为转移灶,这几处恰同为足少阳胆经所过,同时经过这几个部位只有足少阳胆经而没有其他经脉"三焦主元气和水液代谢,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推动津液运行;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少阳与三焦在经络上互为表里"现代医学认为,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协助静脉引流组织液"因此,似可提出/肺癌淋巴转移为邪毒沿少阳三焦通路传变的假说。
114 肺癌五脏转移
肺癌五脏转移可以认为是按照相克规律传变的结果,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结合临床能找到一些证据"许多肺癌患者早期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畅,一派肝气不疏之象(病位在肺与肝);后又见腹胀纳呆!食欲不振!食少便溏等脾胃症状(病位在肺与脾胃),按照相克次序传变,即肺病先传肝(金克木),次传脾(木克土),出现以上症状时往往没有肝转移与脾胃(消化系统)转移,考虑为病邪传变影响了肝与脾胃的功能或微小的转移灶无法用现代的CT或核磁技术所观察到"临床上肺癌患者腰酸腰痛及血压变化等肾上腺转移具有的症状
(肾水亏虚的表现)并不常见,可见土克水不多见"肺癌晚期多见肝转移与脑转移,肝转移可见黄疸!胁痛胁胀!腹胀等表现,肺癌毒邪由肺多次传变至肝以致毒邪在肝蓄积过多,加之肝为藏血之脏,肝气易于郁滞,毒邪至肝易被肝脏所藏,毒邪在肝与肝气肝血,血不利则为水,形成气滞血瘀水停"晚期肝转移腹水在临床多见,经抽肝转移之腹水发现腹水一般为黄色液体,其中有许多气体和血水,更加印证肝转移腹水为气滞血瘀水停之产物"脑主精神意识思维,与中医的心(火)关系密切,但五脏分别藏魂神意。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