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分享】临床思维之二低热,很有用的

发布于 2011-01-15 · 浏览 5176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4 年零 11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第二节 低 热
体温在37.3~38℃之间为低热,持续4周以上者称长期低热。从病因分析,其中40%由感染性疾病引起,57%由非感染性疾病引起,3%原因不明。
一、临床思维必要前提
(一)病史询问要点
1.时间与季节性 低热通常多发生在午后,上午体温大多正常,或是下午较上午高。若上午体温较高,下午较低或正常,见于间脑综合征病人。有些患者低热有季节性,出现在夏季,天气风凉后体温正常,若每年如此,此为功能性低热。
2.低热前有无高热症状 有些患者先有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伴高热,经治疗感染控制,高热消退,但出现旷日持久的低热,此为感染后低热。在急性咽炎或扁桃体炎后出现低热,若ASO明显升高,称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3.有无牧区逗留史 在牧区逗留有牲畜接触史者,易罹患布氏菌病,本病可表现为长期低热。
(二)体格检查重点
1.皮肤检查 面部水肿性蝶形红斑、甲周红斑、皮肤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见于红斑狼疮、风湿热等风湿性疾病。皮肤粘膜苍白提示为贫血。
2.关节检查 对称性指间关节梭形肿胀,伴或不伴尺侧倾斜,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个大关节红、肿、热、痛,见于风湿性关节炎;单个大关节肿痛见于关节结核。
3.胸部检查 注意心率、心界大小及有无心脏杂音,与其他体征相结合协助诊断风湿热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部局限性湿啰音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
4.腹部检查 肝脏肿大伴压痛者见于慢性肝炎;胆囊点压痛及胆囊区叩击痛见于慢性胆囊炎;腹壁柔韧感伴压痛及反跳痛见于结核性腹膜炎;输尿管点压痛、肋脊点压痛及肾区叩击痛见于慢性尿路感染。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必须要做的检查
(1)血液检查:白细胞轻度升高伴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细菌性感染;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提示为病毒感染、结核病或非感染性低热,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间脑综合征、功能性低热等;血红蛋白降低的贫血患者可伴有低热;二系或全血细胞增高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由于代谢增加可伴有低热。
(2)尿液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有助于慢性尿路感染的诊断。
(3)X线检查:胸片及胃肠钡餐摄片有助于肺结核及消化道结核的诊断。
2.应选择做的检查
(1)疑为尿路感染而尿常规检查阴性者,应反复做清洁中段尿培养及1小时尿细胞排泄率测定。(2)疑为结核感染,一般X线检查阴性,应做PPD试验,必要时可做痰液、尿液、脑脊液等结核菌培养。
(3)疑为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的发热,应做肝功能、肝炎标记物及肝胆B型超声波检查,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有助于慢性胆囊炎的病原学诊断。
(4)疑为结缔组织病应进行免疫学检查。
(5)疑为内分泌病,可查T3、T4、FT、TSH,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有确定诊断价值;24小时尿VMA测定有助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6)疑为癌性低热可查肿瘤标记物,如AFP、PSA、CEA、CA-l99及CA-l25等。
二、思维程序
第一步 是否为感染性低热,为何部位感染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提示为细菌性感染。常见感染灶有慢性中耳炎、慢性乳突炎、慢性鼻窦炎、慢性牙周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前列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可能为慢性肝炎、结核病等。PPD试验常作为结核的筛选试验。确定感染部位: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如低热伴右上腹隐痛不适、纳差、乏力,应考虑为慢性肝炎或慢性胆囊炎;低热伴口臭、牙龈出血,可能为牙周病、牙龈脓肿;低热伴鼻塞、流黄脓涕及头痛等,可能为慢性鼻窦炎,低热伴外耳道溢液可能为慢性中耳炎;午后低热伴纳差、消瘦、乏力、咳嗽,可能为肺结核。女性不孕症、月经量少、小腹痛可能为盆腔结核或生殖器结核;老年男性低热伴排尿不适或排尿困难,可能为前列腺炎;女性低热应想到慢性尿路感染,部分病人可无尿路刺激症状,甚至尿常规检查也无异常。
第二步 是否为结缔组织病
女性低热伴关节痛、心动过速等症状可能为不典型风湿病,应检查血沉、粘蛋白、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如怀疑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关)、SLE则应做相应免疫学检查。
第三步 是否为内分泌疾病
持续低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见症状,可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疑为嗜铬细胞瘤,可进行肾上腺B超、CT等检查,尿中VMA检测有重要诊断意义。
第四步 是否为功能性低热
作此诊断应十分谨慎,必须经过详细病史询问、全面体格检查及所有器质性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并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后方可确定。功能性低热包括神经功能性低热和感染后低热两类,病人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病程可长达数月、数年,但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此类患者在内科门诊中较为常见,有人统计约占长期低热病人总数的1/3左右。
第五步 诊断性治疗问题
长期低热以结核和局部感染较多见,有时确诊困难。若高度怀疑为结核,可试行一个疗程的抗结核治疗,一般不宜盲目应用抗生素和退热剂。
第六步 如何处理
查出病因后给予相应处理。功能性低热通常无需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15-06-11 · 浏览 5176

8 246 2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