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发布于 2008-04-22 · 浏览 6185 · IP 德国德国
这个帖子发布于 17 年零 2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应该离开的日子一天一天逼近,要逐一告别的除了这里的朋友、同事等等,无法不提到那些曾经、正在和将一天到晚游泳的斑马鱼们。

当今科学研究几乎无法摆脱对动物实验的需求。相对小白鼠而言,斑马鱼作为较新的动物模型,在科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确实对人类更深入研究基因功能、发育调控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这一切都无法抚平我心中由于参与斑马鱼动物实验的不安。在此离别前夕,仅以此文对所有已过世、正当世和未出世的斑马鱼以及其他众生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人类为科学研究付出了无数的心血、金钱等等,而无数的斑马鱼为科学研究付出的却是它们的生命!

现代科学看似不断进步,比方又发现了多少新的基因,哪些基因和哪些疾病有关等等,但是其实很多很多关键课题都仍毫无头绪。即使发现了基因与疾病的相关性,真正了解其具体机制和走出实用性科学(如利用科学研究结果安全有效的防治疾病)一步的路还很长很长。且不论某些激进的科学研究给人类及生态界已经带来和即将带来的威胁。
无论如何,斑马鱼已经付出了很多。很多相关课题主要集中在对斑马鱼胚胎发育阶段的研究。具体操作包括创造交配环境,收集受精的鱼卵,对极早期的胚胎甚至受精卵进行各种发育过程的干预,例如注射Morpholino(阻断鱼体内某个蛋白质的正常合成),RNA(超表达,即让某个蛋白质在鱼体内过量表达)等来研究具体基因、蛋白质的功能,或者多种基因、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果注射DNA(带特异性启动子-荧光蛋白基因的特殊DNA),可以将外源DNA植入鱼的基因组,培育出转基因鱼,很多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有力工具,比方泌尿系统发出绿色荧光的斑马鱼,或者血液发出红色荧光的斑马鱼,等等。

做动物实验有意义的部分,自然是作为一种有利的动物模型,为科学研究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活体对象。因为伦理的关系,不太变态的人类科学研究还是不会以人类自身作为研究对象的,即使人类胚胎。当然,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是个边缘地带,有科学家极力推崇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价值,并做着相关工作。
但我个人认为,在我们没有能够有力证实生命开始的时刻为受精卵形成之时、还是分裂到成百上千个细胞成团的时候、或者是12周各器官系统大体成型之时、还是28周基本能够开始体外存活的时候、抑或是分娩的一霎那,等等,做胚胎干细胞研究还是走远了点。科学的道路是曲折的,从试验到取得丁点有实践意义的成功,所需时日是不可预料的。这可能是在拿无数个人的生命去换取冠冕堂皇的医治人类疾病的空话。即使最终有一天成功,那么谁有权利决定拿这些人的生命来换取那些人的健康呢?!
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方:我们多数人记不得3-5岁前的事情,那么意味着我们当时没有快乐和痛苦么?我们当时是小生命,没有成年人“值钱”么?同理,谁又有权利在没有亲自对小胚胎们做问卷调查前断言,什么时候才被称为是一个小人的生命呢?稍微了解发育学的人都知道,从一开始,无论细胞数目再少,它们好像在一个指挥家领导下,有条不紊地分裂、移动到各自该去的部位、分化、发育,最终诞生一个生命的奇迹。生命诞生的复杂程度,如同宇宙诞生到人类出现,是世间最奇妙的,最令人敬畏的。

离题千里了,回头。实在是想为……们打抱不平一下。

除了分子生物学的实验以外,接触最多的莫过斑马鱼试验部分了。养鱼、配鱼、注射、观察等成了简单的重复劳动。

养鱼:

鱼儿的生活环境看似非常舒适:
1,没有春夏秋冬换季买衣服的压力——恒温大概28度,
2,没有寻找最佳栖息地的压力——去离子水配固定浓度的电解质为其水源,
3,没有辛勤劳动赚钱求生存的压力(柴米油盐价钱飞涨都和它们没有关系)——干食、活食(一种小海虾)定时免费供应,需要养大的小鱼儿用草履虫喂养,
4,没有成年后结婚的压力——到时候,定期有人给介绍对象,并安排单独幽会场所……

其实它们也许很不满意呢:
1,虽然有恒温、稳定的循环水,但宿舍面积太小,20-40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吃喝拉撒。虽然水是循环的,还能相对保持干净,但空间太小导致“小岛效应”——身高严重受影响:缸内的鱼都矮胖矮胖的;而跳出鱼缸千里迢迢九死一生来到下面广阔天空(一块2平米见方的、能提供有降解鱼儿代谢废物作用细菌的地儿)的鱼儿,则是个头、身材、气色都忒棒,连尾和鳍都又长又绚丽百倍。
再则,万一某天哪位粗心忘了给蓄水池加水,那鱼儿的“房间”里可就马上粪尿满天飞,48-72小时后就可能开始有鱼儿进入多脏器衰竭的危险阶段了。
2,虽然没有自食其力谋食的压力,但想换换口味是不可能的。即使某天哪条超鱼学会说人话了,还得看喂鱼者是否有心情更新菜谱呢!最惨的当然不是这个,有些喂鱼的也会忘记喂食哦,48-72小时后也许就有某只体弱多病的鱼儿被同类无奈地开始吞噬了。(可别说它们残忍,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人吃人都上演了,这就无足为奇了。)
3,虽然没有结婚生子的压力,但由于是包办婚姻,媒婆安排谁就谁,不乐意还得在一起至少呆上大半天呢;极端的时候还得忍受3p(不得已为之,见后述),除非有哪条鱼“兴趣”还真超常。

配鱼:

鱼儿平日里住在相对大点的缸里,它们的“兴趣”高峰在清晨——黑夜变白天的那个时候。顺便提到养鱼的系统中,昼夜节律也是人工控制的,比方设置晚上8点关灯、密闭系统,早上8-9点开灯。如此,其实它们的昼夜是没有黎明或者黄昏的,只有深夜和午时之分。
试验需要鱼卵时就提前一天配鱼,将一雌一雄成对的鱼儿分别放在一个小交配盒里,给它们整晚的时间独处却用薄纱相隔,有足够的朦胧美,次日才有爱意和冲动去繁殖后代。次日早上,“天亮”不久,薄纱就被去除,等候了一宿的情侣终于能够有机会履行繁殖后代的义务了。
简单提一下雌雄鱼儿的分别:雌鱼如果喂养得好,多半腹部微隆;而雄鱼的身材则相对修长一点,肤色可能更微带红色,游泳速度(包括转身、冲刺动作等)极快者为佳。
由于注射多半需要刚下的鱼卵,所以要速战速决,得到鱼卵,开始注射。这里似乎有个小规律:雄鱼如果身手很矫健,那么产卵的成功率就相对很高了;如果雌鱼反而看上去掌握了主动,那么这一对十有八九就没戏了——很难等到下卵了。
既然不是每对同床的伴侣一定马上结果,那么就有了上面提到的,有时为了尝试提高产卵率,可能将3条鱼放在一个小交配盒里。这时候就真的顾不得它们是否和谐了,能产卵第一。

注射:

这是我最感痛苦的部分。尽管其实还是一个个细胞——即受精卵,但想到它们3天后就宛然一条条活生生的小鱼儿了,心中的不忍与日俱增,最终让我某天对老板斩钉截铁地提出我必须放弃动物实验了。
也不知道声声弥陀能送它们多远,朵朵莲花能载它们去西方极乐世界否。

观察:

除了注射,这里也总不能避免不忍见到的景象:那些发育畸形、病态的鱼儿。相比较而言,做转基因鱼相对让人不那么难过,因为它们尽管有因为剂量过大死亡或者畸形的危险,或者剂量太小转基因不成功而被抛弃的情形,但健康生存下来的那些,将成为实验室的重点保护对象之一;即使拍照留念,上专业杂志,自然也比发育不良的鱼儿赏心悦目得多。
对各种最后不需要的鱼儿,无论是对照还是被注射的,最终多半都是被(甲醛类化合物)固定进行其他试验(如原位杂交、免疫染色、切片等)或者处死。虽然都是处死,但我还是不愿如某些同事一般方便其事,简单往下水道一倒了事。用冰来安乐死在我看来是对它们履行最后庄重的送行。

离开斑马鱼实验已经有段时间了,对鱼儿的祝福却不会停止,也希望其他进行动物实验的科学研究者们能在工作过程中尽力善待动物,用最低的代价换来最有效的研究结果。

鱼儿一天到晚不停地游,不闭眼睛,不睡觉。在佛家的寺庙中,大家一定见过木鱼,那是释迦牟尼佛为了鼓励弟子精进修行等原因所设的法器。
其实鱼儿有种类似睡眠的状态,但却不尽相同,被称为休息更合适,比方此时鱼儿发出的脑电波和其他恒温动物睡眠时的脑电波是不同的。也许我们暂时把它理解为禅定状态,既不是清醒又不是睡眠状态。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
仅表达个人从事实验室工作的心情,如发布版面不合适,请斑竹协助转移,多谢。

























































最后编辑于 2008-06-03 · 浏览 6185

35 19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