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我的做MCAO模型的一些体会

发布于 2004-06-10 · 浏览 6402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20 年零 35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关于做MCAO模型,我是走了很多弯路的,经历的打击也是无数,翻翻前辈们写的相关帖子,已经很专业了,我下面要说的只是一家之言,有些可能还比较幼稚甚至谬误,仅供刚刚接触此实验的师弟、师妹们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不要再重蹈我的覆辙了,也非常欢迎师兄,师姐们不吝赐教!!
首先:关于大鼠品系的问题
在刚开始练手时,SD,WISTER,F344,(雌性、雄性)我都做过,综合来看:SD的颈部局解最棘手,它的结缔组织、肌肉间隙等较模糊而且联系的比较紧密,不容易分离,很费时;WISTER相对最容易,尤其是分离颈总动脉鞘时,简直势如破竹,熟练的话,25分钟就可以搞定(从手术开始到缝皮);F344介于两者之间,不过感觉有时也很不好分。同一品系中雌性和雄性在局解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雄性血运更丰富,更容易出血,而雌性只要不剪破甲状腺就几乎很少出血。
但是,直到我做了不少大鼠之后,一个师姐告诉我:做MCAO用SD!(55555555)所以,如果要做MCAO的师弟师妹们就不要拿什么大鼠就练什么大鼠了,最好一开始就锁定SD雄性大鼠,直到练熟为止,因为不同品系的大鼠局解总会有差异,而且个别部位手感差异还比较大,所以从开始练时就应该练以后实验用的大鼠。
第二:关于麻醉的问题
麻醉大鼠具体用药因各课题组的习惯不同可能有很多选择,我一直用的是“水合氯醛”(10%)---0.75ml/250g,效果还可以,最大的好处是大鼠苏醒较快,麻醉时间基本上是2-2.5小时,正好做完手术不久。在这个方面,最大的体会是用量一定宁少勿多,先按照规定剂量注射,如果10数分钟过去大鼠依然活泼如常或者根本无法固定于鼠板上时,可以补加1/2规定剂量偏少一些,然后再稍等数分钟,做手术的过程中就尽量不要追加了,实在不行就随时准备一个乙醚棉球,另其短暂麻醉。最好不要多次0.1ml追加,“手术是治病的,麻醉是管命的”相信所有做过动物试验的人都有深刻体会!
第三:关于大鼠存活的问题!
这是最让人头痛的,每个新手上路时几乎都曾面对过大鼠接近100%死亡率的崩溃感受!我是绕了很大一个圈子才发现真正核心所在的(以我自己的感受):那就是进线深度问题!通常文献上不管体重多少的大鼠总是千篇一律的说:18.5+/-0.5mm,所以我就信了,而且往往意犹未尽唯恐大鼠不死似的再稍稍往里进那么一点点,结果可想而知:全死翘翘了!但我一直不知症结何在:无菌操作,肝素肌注,速尿灌胃都用上了,可总没有明显改观,直到有天我尝试缩短进线深度才依稀发现希望的曙光!我的做法是220g大鼠进16-18mm(从分叉处算起),从手感上就是感觉到线刚一突破颅孔再稍稍进一点就行了,然后严格控制进线深度。
在控制进线深度的前提下,再注意无菌操作,把做手术的器械泡在新洁耳灭溶液中消毒,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402

7 39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