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脊柱转移瘤术后生存时间及转移病灶复发对再手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约半数以上的肿瘤患者最终都会因肿瘤的进展而死亡,肿瘤较常发生转移的部位包括脊柱,而在通常情况下也正是由于转移病灶产生的各种功能障碍造成了患者的死亡。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通常是一个姑息性的治疗手段,通过手术可以解除可能存在的腰背部疼痛及神经压迫症状,但术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较低。目前直接报道脊柱转移性肿瘤术后的生存时间预测因素的文献较少,在肿瘤转移灶复发后再手术是否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 ...
2013.01.19
-
-
Techniques in orthopaedics:前臂远端麻醉及止血带技术
对大部分手腕以下部位手术的患者,通常采用臂丛或腋从麻醉,在上臂中上1/3段使用止血机,通常可以取得较好麻醉和止血效果,但若手术时间较长,止血带的强大压迫作用会导致上肢的不适感,并影响麻醉效果。为更好的保证麻醉效果,并减少止血带对上肢未手术区域的影响,需尽可能的减少麻醉及止血机作用节段,近期来自西班牙的学者就前臂远端麻醉联合前臂远端止血带作了相关研究,并将该技术方法发表在骨科技术(techniques in ortho ...
2012.12.30
-
-
硬脊膜撕裂是脊柱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在4-10%之间,通常对这类病人,除术中缝合破裂的硬脊膜之外,术后部分医生会放置创口引流管,引流渗出的脑脊液,目前设计较为合理的脑脊液引流系统,应用也最多的是Becker脑脊液外部引流系统。
2012.12.26
-
-
Techniques in Orthopaedics:严重下肢开放性损伤的保肢决策
概论: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大面积软组织开放损伤的患者的保肢愿望成为一个可能,这里的保肢不仅仅指的是对骨面进行软组织覆盖,还包括肢体修复后获得相当的功能,而无或只有较少的后遗症。
2012.12.26
-
-
PJI术前评估,术中检测,PJI定义建议术前评估,如图11.若病人存在以下情况,须考虑诊断PJI:持续的关节置换部位窦道形成,或置换部位需持续引流;急性发作的置换部位疼痛;关节置换后的持续慢性疼痛,特别是既往有伤口愈合障碍或者浅表深部感染,关节置换术后无明显症状,间歇一定时间后出现的关节置换部位疼痛,2.评估患者是否为PJI需要结合病史和体检。病史需要提供的情况包括:假体类型,植入假体日期,既往关节部位手术史,关节 ...
2012.12.17
-
-
长期高血压对人体的影响目前已经较为明确,长期较高的生活压力可能造成潜在的高血压状态已经有研究报道,具体到外科医生,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心脏外科及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其血压较休息或门诊时要高。
2012.12.11
-
-
目前已经有较多研究报道了骨水泥型假体较非骨水泥型假体更有优势,然而也有较多报道提示骨水泥型假体在围手术期有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2012.12.11
-
-
椎管狭窄的发病率较低,而胸椎管狭窄的发病率则更低,仅占椎管狭窄人群的1%。目前关于胸椎管狭窄参数研究主要集中于椎弓根及它们之间的成角,而对椎体,椎管孔径等参数研究较少,来自美国克利夫兰州的研究者近期就上述问题对尸体进行了研究,相关结论发表在近期出版的CORR杂志上。研究共收集700例有完整胸椎阶段的脊柱标本,其中男性568例,女性132例;黑人275例,白人425例。尸体标本的年龄从17-105岁不等,其中约63 ...
2012.12.10
-
-
背景据调查在美国,皮肤软组织损伤约占急诊患者就诊量的12%,即每年约有620万。软组织开放损伤后创面感染仍是急诊外科医生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最近由Singer等完成的一项研究提示重建肢体功能,预防创面感染,获得最好的塑形外观等是目前患者就诊的最主要的需求。目前创伤外科学界关于肢体软组织损伤时间对软组织感染及创面闭合方式的影响认识尚存在较大争议。已有证据显示彻底细致的创面冲洗(非蒸馏水或普通生理盐水)+清创可以 ...
2012.12.10
-
-
髓内钉治疗长骨骨干骨折已经成为一个标准术式,但因为髓内钉的设计和长骨扩髓后的形状不是很相称,髓内钉置入髓腔后会出现变形导致远端锁钉困难,一个常规的解决方法是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远端钉孔锁定,如何在尽可能减少射线的前提下进行远端钉孔的精确锁定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近期已有瑞士学者开发出一套髓内钉远端钉孔磁性锁定装置,无需透视即可进行远端钉孔的准确锁定,并在尸体标本上成功进行应用,这一技术已经发表在近期出版的J ...
201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