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辨治无症状乙肝的思路探析
摘 要:对周仲埃教授辨治无症状乙肝的思路进行了分析。无症状乙肝的病机特点是湿热略毒这结,我伤气血阴阳5i息床上除根据这一认识指导辨证外.还需要通过观形体、问性格、察面色、诊舌脉等积极寻庆辨证线索;i台疗分正虚毒郁和湿热痪毒两种基本证型,还可在辨证前提下选用抗乙肝病毒和调节免疫的中药入方.科法在本病的应用应守握时机,把握分寸,重在调养,慎用品补*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一种难辨难治的疑难病症。其难辨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出于临床表现复杂,头绪繁多,不易识别矛盾的主次.导致病因病机辨识不明;二是由于症状奇少甚至缺如,不能为辨证提供足够的依据,导致病证难辨,治则难定。本文结合周仲演教授的临床经验.对其辨洽无症状乙肝的思路进行分析c
1 探讨无症状乙肝辨治规律的意义
周师认为,探讨无症状乙肝的辨治规律意义重大。首光、对于乙肝感考而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不表明没有疾病或病巴痊愈。多数情况下,病情还在隐蔽地进行着,肝脏也在受着不断的侵害。此类病例若不治疗.很可能会出现包括肝硬化、肝腹水、16变等在内的严重后果。其次,本病的传染性强弱与临床症状元相关性,无症状乙肝思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样是乙肝的重要传染源,其治疗和康复不可忽视。第三,探索无症状乙肝的辨治规律是提高乙肝总体辨治水平的关键之一。
2 无症状乙肝的辨证思路
2.1 分析厉因病机 深入分析无症状乙肝的病因病帆特点,有助干掌握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周师认为,导致肝炎的病邪类同湿热,但它除具有一般湿热的持征之外,尚具有“疫毒”的一些特点,即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以损害肝脏为主的特适性c这种特殊的湿热疫毒之邪,又有偏热偏湿和疫性强弱的不同。湿热火毒炽盛、疫毒之性强烈者,可以感而即发,表现为起病急剧.病情严重,传染性强,甚者直损肝肾,蒙蔽心神;湿浊偏盛,疫毒之性较弱者,则感邪之后,并不随即发病,其邪气深伏脏腑脏络,暗耗阴精气血.表现为起病隐袭,症状不著,病程缠绵,难以速愈。无症状乙肝的病因多属于后者。
乙肝的主要病理因素是湿热解毒。其湿热毒邪不仅在气,刷且深入血分,阻滞血液的运行,形成疲血。疲血夹杂湿热毒邪深入蔓延到脏腑脏络,使病情深疮难怯。病伍主要在肝牌两脏,表现为热毒换结在肝.湿热蕴坦脾胃的肝热脾湿证;病久及肾,可导致肝肾阴血不足或脾肾阳气亏虚。
无症状乙肝患者虽无明显的肝炎症状,但大多有较长的病史。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类,一类具有面包少华、苔白厚腻、脉沉无力或弦缓懦弱等表现,病机特点是正虚毒郁。所谓正虚.主要是脾肾气弱,所谓毒郁,主要是湿热解毒末尽,以正虚为主。另一类体质不弱,面色如常,舌质红或黯,苔黄薄或腻,脉弦滑有力,其主要病机为湿热解毒侵入脏腑,暗耗气血,以邪实为主。总之,湿热解毒蕴结,耗伤气血阴阳是无症状乙肝的病机特点。
2.2 寻决辨证线索 由于无症状乙肝患者察赋体质、感邪轻重、正气强弱、治疗措施、病程长短的不同,其病证亦同中有异,须加以辨析。周师指出,现代医学认为无症状,有时并非绝对无证可辨。临床医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细致的诊盔,寻找辨证依据,进行综合分桥.力求辨明阴阳,查明虚实,找出本质,寓辨证于辨病之中,达到见微知著的境界。临床上,周师常通过观形体、问性格、察面色、诊舌脉、查二便、辨饮食口味、问喜恶、问病程病史等,来获得辨证线索。
3 无症状乙肝的治疗恩路
中医治疗无症状乙肝的思路大略有三种。其一,从病机病证的基本特点出发,提炼出针对同种病让的基本治法;其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多方收集辨证依据,对病人进行辨证治疗;其三,以辨病为主,结合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研究成果,筛选能影响乙肝异常检查指标的药物,并以此为根据选药配方。周师认为,前两种思路是治疗无症状乙肝的主体,是发挥中医特长、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必要时也可以根据客观检查指标选药配方,但必须遵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不能与辨证原则相违背。
3.1 分全施治 周师将本病分为两种基本证型。正虚毒郁型:平素体质较弱,常易感冒,不耐疲劳,或食欲欠佳,全身乏力,偶有腹胀或倦怠表现,面色萎黄暗滞,口苦而粘,大便时塘,小便时黄,苔薄腻,质淡红,或有挤斑,脉细弦或儒软。病机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正气虚弱,邪毒内伏,病势迁延e治以扶正解毒c通过调养肝肿,匡正以往邪;通过清化湿热IR毒,祛邪以扶正。扶正解毒两法复合使用.相反相成。药用:黄芭、太子参各12g,焦白术、袄菩、拘帽子、黄梢各10B,虎杖158.土袄答208,半校莲158,丹参log。黄旋、太子参、白术、袄芽补气健脾渗湿;辅以柯记子、黄精干补肝肾;佐以虎仗、土袄答、半枝莲凉血解毒利湿;取丹参为使,入血凉血活血。平素阳虚自汗,气短懒言,易于外感,酌加防风、五昧子、生壮领、浮小麦;脾虚便搐,酌加党参、理于肉、龙眼肉、山药;偶有肝区隐痛,腰酸.或有失眠多梦等,或无不适而见阴血亏虚体质,酌加当归、白芍、女贞子、思旱莲、炒枣仁、丹皮、桑格子、五味子、制首乌;阴虚有热.酌加大生地、金钗石斜;肾阳不足,加淫羊窑、茧丝于;肝郁气滞,加柴胡、香附;热盛化火,加黑山桅、丹皮;血疲,加桃仁、穿山申;湿因,加苍术、厚朴;热蕴.加茵陈、蒲公英。
湿热姬毒型:平素体质尚好,或阳热有余,或无明显不适,或见面色潮红,有赤丝血缕.口干苦而粘,大便秘结或箔垢,小便时黄,苔黄腻.质黯红或有换斑,脉弦滑或数。病机为湿热疫毒侵入体内,气病及血,致使疚热内生,但邪实正亦不虚,正能与邪抗争,但尚未达炽烈程度,故而症状不突出。治以清比湿热IR毒。药用:虎杖、平地木、半枝莲、土获菩各15—20g,垂盆草30g,田基黄、败酱草各158,贯众、片姜黄各1Dg。以虎仗、平地木为主,入血解毒,清热利湿;辅以垂盆草、田基黄、土袄苔清热利湿解毒;佐败酱革、贯众清热解毒活血;取姜黄活血行气,入肝为使,热毒较明显.选加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荫公英、龙胆草、白花蛇舌草、野菊花、山豆根、蚤休等;换热之征明显,选加丹皮、赤芍、丹参、紫草、苗草棍、生地、红花、三七粉等;湿热中阻,加炒黄芬、厚补;肠腑湿热,加风尾草;湿热在下,加炒苍术、黄柏;湿热发黄,加茵陈、黑山扼;湿浊偏重,加据草果、晚蚕砂i血分疚热,加白花蛇舌草、制大黄;肝郁血液,加魔虫、马鞭草;食欲不振,加鸡内金、炒谷芽、陈皮、白蔻仁。
3.2 辨病选药 乙肝病毒是引起本病的根本原因,抗乙肝病毒是治疗乙肝的基本目标。有入筛选丁一大批在体外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单味中药,虽然实验结果与临床疗效有不小差距,但目前仍可以作为治疗无症状乙肝选药的参考。常用清热祛湿药.如大黄、黄柏、黄连、虎枚、石榴皮、金钱草、胡黄连;清热解毒药,如贯众、鱼腥草、大青叶、板蓝根、半校莲、
地榆、败酱草;补益肝肾药,如何首乌、桑寄生、沙参、怀山药、桑格子、肉挂;理气活血药,如丹皮、山檀、郁金、丁香;其它,如昆布、苦丁茶、独活、钓藤、升麻、胡麻仁、草蔻、陈皮、木瓜等。
研究表明,乙肝患考存在着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主要是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免疫功能的调节也是清除乙肝病毒、促进乙肝康复的重要手段。因此,治疗无症状乙肝可以在结合辨证的基础上,适当选用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中药G补气药黄茂、人参、灵芝等能够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补阴药炙鳖甲、沙参、麦冬、天冬等能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温阳药淫羊茬、补骨脂、肉煎蓉等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补血药黄精、构帽子、首乌、当归、冬虫夏草等能促进抗体生成和淋巴细胞转化;清热解毒与活血化换药黄苹、黄连、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山豆根、大黄、虎仗、板蓝根、败酱草、丹参、赤芍、丹皮等对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这些都是周师治疗无症状乙肝常用的药物。
3.3 合理应用补法 无症状乙肝都存在正气亏虚,需用补法治疗c但每个病人、每个阶段,又有虚实主次的不同e因此,补法的应用一定要掌握时机、把握分寸,处理好先后轻重。对于正虚毒郁型.因其正气亏虚明显.所以.应当采用清补结合法或先补后清法,通过补其虚来托内蕴之毒外达。若不顾正气一味清解,势必进一步耗伤阴阳气血,不利于病体的康复。对于湿热IR毒型.正虚表现居第二位.此时如果先补后清则有闭门留寇、助湿生热之虞,因此,应当以祛邪为主,重点在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必要时可少佐扶正。待病邪衰其大半之后,再予调理气血.补益脾肾等扶正治疗。
乙肝的主要病因是湿热疚毒。湿热首犯中焦,因退脾胃。脾喜燥恶湿,湿盛则困脾;胃喜润恶燥,热盛则伤胃c湿热蕴逼交蒸,土堕木郁,则进一步导致肝之疏泄失司,热毒窃郁于肝,湿毒内蕴脾胃,表现为肝热脾湿之候c但邪毒久因,热伤阴、血,湿遏气、阳,又可出现虚实错杂的现象,最终导致肝脾两伤,病久及肾。就临床所见,本病热毒痰郁,伤阴耗血者多,伤气损阳考少。为此.用补法应以平补柔养为主,既不可滋腻堕滞而碍脾.亦不能甘温补气以助热。特别要注意慎用温补肾阳之品,以免促使湿热复生。因此,本病用补法以养阴为主,补气为次;以下调为主,慎防堕滞。
编辑:孙至螺
中药物功效,以方测证;综合疾病临床表现.联合运用?依据方证病机推演,类比旁通;根据疾病发生时辰,分经辨证等等、皆是临床上拓展运用经方的常用方法。
案例 姚某,男,34岁,2D00年g月14日初诊:自诉夜间落发月余,现见头发稀疏,发质干枯天泽,余天明显不适、仅大使偏干难解。查体:心肺正常,腹部压痛(—),神经系统捡在;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末引出。舌尖红苔薄黄,际滑数。曾于西医院诊治.服用激素治疗无效.故来尝试中医。辨为心火旺盛,血脉不荣。因心主血.血为发之余,心火去则阴血生、血脉荣则毛发润,治宜泄火清热,方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大黄156,黄连、黄萃各6B,生首乌20g,白芍、阿胶备15g。每日l刑,仿仲景法,IB患者将三黄以开水渍须央去渣,余药另煎汁、兑匀,阿胶佯化,日2次口服,连服7剂。2诊;自诉夜间已不落发,观大便每日1次,排出较杨,嘱继续服用上方,并加服八珍九:1个月后复诊,头发已浓密如前,诸证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