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sd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建立方法
查看病例
SD大鼠胃溃疡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选用成年SD大鼠禁食6 h,用1.5 戊巴比妥钠麻醉后,无菌操作,从剑突下纵向切开腹壁2 cell,从肝脏后找出胃,在胃前壁窦体分界处,于胃体浆膜面将浸有100 冰醋酸、直径为5 film 圆形滤纸,在同一部位接触两次,每次30 S,用生理盐水冲洗,注意不要损伤其他组织 然后分层缝合腹壁。8 d后,溃疡100 形成。将溃疡模型动物随机分6组,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给药组。给药组分别给中药古方“愈疡散”,灌胃30 d后,取血作表皮生长因子和前列腺素E。检测,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测量胃再生粘膜厚度,上皮细胞与腺腔效比值、炎细胞密度。结果显示;中药古方“愈疡散”治疗胃溃疡具有显著效果。
2.1 水浸应激性溃疡模型
取大鼠45只,旱舍兼用,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等体积NS),西咪替丁组,愈疡散高、中、低剂量组,按表1剂量分别ig给予不同浓度的受试药物。愈疡散高、中、低剂量浓度(g•100mL )为32.4,16.2,8.1,分别是临床剂量(按体表面积换算)的4倍、2倍和等效量。给药体积均为1mL•100g~ ,1次•d~ ,连续给药5d,第4d开始禁食(不禁水)24h,于末次给药后30min乙醚麻醉,固定于自制木板上,浸入(22±1)℃ 水槽中,水面齐剑突,20h后取出,处死取胃,结扎幽门、贲门,向胃内注入6mL 1% 甲醛液,将胃浸于1% 甲醛中固定10min,沿胃大弯剪开,观察溃疡病变,以溃疡长度总和的毫米数作为溃疡指数⋯ ,进行t检验,并计算溃疡抑制率.
乙酸烧灼型溃疡模型
取大鼠45只,旱舍兼用,分组及给药同前。实验前禁食24h,用乙醚麻醉,将其仰卧位固定于鼠板上,剪掉腹壁毛,常规消毒。剖开腹腔,取出胃,在胃的腹侧面,胃体部与幽门交界处,将10% 乙酸按0.5mL•只 注射于浆膜下。将胃放回,逐层缝合切口,ip少量庆大霉素以防感染。术后第2d开始给药,给药体积均为1mL•100g ,1次•d~,连续给药15d。第16d处死取胃,结扎幽门、贲门,向胃内注入6mL 1%甲醛液,将胃浸于1%甲醛中固定10min,沿胃大弯剪开,将胃外翻,倒掉内容物,观察并测量溃疡面积 ,进行t检验,并计算溃疡抑制率。
结果表明,愈疡散能有效减小溃疡面积,抑制溃疡的发生,促进溃疡的愈合
2.3 乙醇致胃粘膜损伤模型[3,
取大鼠45只,旱舍兼用,分组及给药同前。给药体积均为lmL•100g ,1次•d 共5d,实验前禁食24h,于末次给药3h后.g 75% 乙醇1mL•只_。,l h后处死取胃,结扎幽门、贲门,向胃内注入6mL1%甲醛液,将胃浸于1%甲醛中固定10min,沿胃大弯剪开观察,损伤程度以溃疡指数表示(每lmm0为1单位) j,并进行t检验。果表明,愈疡散能有效保护胃粘膜,抑制溃疡的发生。见表
2.4 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模型[
取大鼠40只,旱舍兼用,分组及给药同前。给药体积均为1mL•100g~ ,1次•d 共5d,实验前禁食24h,于末次给药3h后乙醚麻醉,剖开腹腔,进行幽门结扎。术后禁食禁水,16h后处死取胃并收集胃液。计算胃部溃疡面积(mm2)⋯ ,并进行t检验。
结果表明,愈疡散能减小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模
2.5 胃液分析
取2.4项收集胃液进行胃液分析[ ,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愈疡散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虽有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它主要与胃粘膜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等)和保护因子(胃粘膜血流量、前列腺素等)之间矢衡有关。乙酸烧灼型溃疡模型是由醋酸直接注入胃粘膜下侵袭胃壁累及胃粘膜而形成的化学因子侵袭性溃疡,与人类慢性溃疡相似。应激性溃疡是大鼠受到应激刺激后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分泌增加而引起的急性溃疡,乙醇所诱发的溃疡是由于胃局部粘膜受到乙醇直接刺激引起,幽门结扎型溃疡是由胃液在胃内积蓄,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增加所致。实验结果表明,愈疡散能较好地对抗4种实验性溃疡的发生,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的愈合。通过胃液分析可以看出,愈疡散能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有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趋势(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还显示,愈疡散各剂量组之间无明显的量效关系,这可能与各剂量组之间剂量相差不够大、样本数有限有关该方采用超微粉碎的新技术加工而成,具有解痉止痛、生肌收口、愈疡止血、理气调酸之功效。以上实验与该药临床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功效相吻合,为愈疡散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且也为愈疡散的深层次开发作了必要的准备。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