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教授运用真武汤治疗高血压一例

2012年8月,网上一位网友发帖如下:“我老妈今年73岁,今年7月21日突发脑梗,手脚抽搐,头晕,不能动。当晚送西医医院急救,CT确认……”,下肢浮肿,膝盖疼痛,耳鸣,头晕,血压高,身瞤动,振振欲澼地。
黄煌教授综合情况,认为是真武汤证,为其开具了真武汤,初起附子用15克,之间慢慢把附子用量增加到50克,一共服用了两周左右。在此期间,患者的血压降至120毫米汞柱(高压),而且诸证悉减。
最初的方剂是:制附子15克(先煎30分钟),白术20克,茯苓20克,白芍20克,生姜5片。
黄煌教授指出:真武汤是治疗水气病的经方之一,是经典的温阳利水方剂,适用于患者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浮肿为特征的疾病,何以此方能治疗高血压呢?其中的奥秘在于经方治病,其着眼点不是患者局部的情况,而是其整体的情形;血压的高低不是古人治病的着眼点,患者的主观感受、其体质、状态如何,才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的要点!比如《伤寒论》用“心下悸,头眩,身瞬动,振振欲澼地”,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个因眩晕和心悸导致全身颤抖、无法站立的患者形象。“振振欲澼地”一症,为真武汤的主要适应症之一,即头晕、震颤、走路不稳的意思。在临床上,有的患者常常以走路发飘,或头重脚轻来诉说。
黄煌教授说:有位网友也有一则用真武汤治疗高血压的医案,患者也是一位老太太,诉说“脚下如踏棉,走路如驾云”,描述的很有现场感,这也可以看做是“振振欲澼地” 一症的通俗解释。
针对有人担心附子的温阳作用,是否能导致血压升高的问题?黄煌教授认为高血压患者未必都属于“阳旺”,“阳虚者”也大有人在,那些适用于真武汤的患者,大多面色发黄,或有轻度的浮肿貌,而且有时还有下肢浮肿困重,大便亦多不成形。
黄煌教授指出:切不可把治疗高血压病,局限于平肝熄风上,中医应该坚持“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患者当下的状况,才是我们遣方用药的目标!
<谨注:
1,山西已故名中医门纯德老先生,有这方面的精彩医案,门先生认为这种高血压属于微循环障碍所致。
2,蔡长福老先生认为:高血压患者适用于真武汤者,其脉微细而小,是其特点!
3,此类患者一般寒象明显,且其脉微细似无,与其高血压的数值之高明显不相吻合!且不可为其假象所迷惑!
可检测患者的脑血管情况,以免误判,致使误治发生。
拙著《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中医论治探源》一书,把这种高血压成为“虚性高血压”,与实性高血压(即阳盛型高血压)正好相对应。>
最后编辑于 04-03 · 浏览 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