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肠息肉之二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女,65岁。
【主诉】:体检发现多发性结肠息肉
【现病史及既往史】:
【检查】:结肠镜示:距肛门口15cm见一个直径约0.8cm粘膜隆起,亚蒂,呈“叶片”状,NBI+Near Focus观察:未见明显的血管,可见黑点,考虑JNET分型1型。(另见多处息肉,在此不赘述)。
【临床诊断】:结肠多发息肉
【治疗经过及结果】:行EMR术







病理回报:乙状结肠锯齿状病变伴糜烂。
总结与讨论
我觉得这个病变特殊是因为我一度惧怕它是憩室内翻,而迟迟不敢下“口”!后面打了粘膜下注射后,病灶能顺利隆起,活检钳触碰后仅仅病灶顶部凹陷,才确定不是内翻憩室。
那锯齿状病变是个什么鬼东西呢?2023年南京鼓楼医院的孙文琦、陈敏等几位老师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综述《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研究进展》,里面提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第5版消化系统肿瘤中的最新分类,锯齿状病变包括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HP)、无蒂锯齿状病变(sessile serrated lesion,SSL)、无蒂锯齿状病变伴异型增生(sessile serrated lesion with dysplasia,SSL‑D)、传统锯齿状腺瘤(traditional serrated adenoma,TSA)及未分类的锯齿状腺瘤(serrated adenoma‑unclassified)。

尽管病理老师没有具体说清楚,但我挺想知道,我这个患者究竟是这5种锯齿状病变中的哪一种呢?
所以下来又抽空看了看2023年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上的:《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里面提到:推荐使用 pit pattern 分型、JNET 分型、NICE 分型等描述病变特征,实时判断病理性质并指导治疗。JNET分型:是第1个通用的放大NBI结直肠肿瘤分类。 JNET 分型根据表面结构及血管结构分为 1 型、2A 型、2B型、3型 。1型常提示HP和SSL,2A型提示 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如管状腺瘤或管状绒毛腺瘤,2B 型 提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黏膜下浅浸润癌,3型为黏膜下 深浸润癌。1型、2A型和3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2B型的 诊断效能则较弱。

我这个患者NBI观察:见不到血管,可见到规则的黑点,与背景粘膜相似,判为JNET分型1型,对应的是增生性息肉或SSL。病变位于远端结肠,也没有云雾状外观,没有粪便和粘液附着,尽管不懂病理,我大胆猜测是增生性息肉!
最后编辑于 01-12 · 浏览 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