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四大泰斗之一:罗樾之教授自拟“罗氏铁甲穿刺合剂”治疗882例宫颈癌经验
肿瘤泰斗罗樾之教授认为:宫颈癌者,妇人恶疾也,其病源深邃,病理繁复,究其原因,多缘于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湿热瘀毒内蕴所致。气血者,人体之根本,调和则体健,失和则病生。宫颈癌患者,往往气血两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虚则无以滋养脏腑。气血失和,遂致瘀血内生,瘀血阻滞胞宫,经络不通,气血瘀滞,久而成癌。脏腑者,人体之根本,各司其职,共维机体之平衡。宫颈癌之生,亦与脏腑功能失常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血行受阻,瘀血内生;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若脾虚失运,则水湿内停,湿热蕴结,下注胞宫,化为湿热瘀毒,侵蚀宫颈,渐成癌肿。湿热瘀毒者,宫颈癌之重要病因也。湿热之邪,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内伤饮食不节,湿热内生,蕴结于胞宫,与瘀血相搏,化为湿热瘀毒,腐蚀宫颈,渐生癌肿。湿热瘀毒内蕴,不仅损伤胞宫,更可耗伤正气,使病情缠绵难愈。综观宫颈癌之病理病因,乃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湿热瘀毒内蕴三者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共同致病。故治疗宫颈癌,当以调和气血、调理脏腑、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要,以期达到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之目的。罗樾之教授,被誉为“肿瘤克星”,深耕医学四十余载,对宫颈癌治疗有独到见解。其自拟的“罗氏铁甲穿刺合剂”治疗882例宫颈癌患者,效果显著,获业界广泛认可。罗氏铁甲穿刺合剂基本药物由:黄芪30克,土茯苓30克、败酱草20克、薏米20克、当归15克,香附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皂刺18克、水蛭9克,鸡内金.15克、炮山甲12克,石见穿15克等十五味中药组成:其中黄芪30克:黄芪作为补气药,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升患者对抗癌症的能力。土茯苓30克: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有助于消除宫颈癌患者体内的湿热毒邪。败酱草20克: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宫颈癌引起的局部肿胀和疼痛。薏米(薏苡仁)20克:薏米具有利湿排脓、健脾止泻的功效,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的湿邪内蕴症状。当归15克:当归为补血药,能够活血补血,缓解疼痛,促进气血流通。香附12克:香附具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有助于调节宫颈癌患者的内分泌和缓解疼痛。三棱12克、莪术12克:三棱和莪术均为活血化瘀药,能够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对宫颈癌的瘀血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皂刺18克:皂刺具有消肿排脓、祛风杀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宫颈癌引起的肿块和疼痛。水蛭9克:水蛭为破血逐瘀药,能够破血通经、逐瘀消癥,对宫颈癌的瘀血症状有显著疗效。鸡内金15克:鸡内金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的功效,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的消化不良和遗精遗尿等症状(注:在宫颈癌治疗中,此药可能更多取其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间接作用)。炮山甲(穿山甲)12克:炮山甲具有活血消癥、通经下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宫颈癌引起的瘀血和肿块。石见穿15克:石见穿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有助于消除宫颈癌的湿热毒邪和缓解疼痛。
方解总结
罗樾之教授治疗宫颈癌的罗氏铁甲穿刺合剂,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湿排脓为主要治法。方中黄芪、当归补气养血,香附疏肝解郁,三棱、莪术、水蛭、炮山甲、石见穿等活血化瘀、消癥散结,土茯苓、败酱草清热解毒,薏米利湿排脓,皂刺消肿排脓,鸡内金消食健胃(兼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湿排脓、疏肝解郁、补气养血之功,从而达到治疗宫颈癌的目的。请注意,中医药治疗宫颈癌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症状等因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化裁,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罗氏铁甲穿刺合剂治疗宫颈癌随症加减方案:随症加减气血两虚明显:若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加人参10克、白术15克,以增强益气养血之力;湿热瘀毒重:若见带下黄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加黄柏12克、蒲公英30克,以加强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之功;疼痛剧烈:若见下腹疼痛难忍,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弦涩,加延胡索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以活血止痛,化瘀散结。出血不止:若见阴道流血不止,色暗红或有血块,加仙鹤草30克、茜草15克,以凉血止血,化瘀止血。食欲不振:若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加山楂15克、神曲15克,以消食和胃,促进食欲。情绪抑郁:若见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加郁金12克、合欢皮15克,以疏肝解郁,安神定志。体质虚弱,不耐攻伐:若患者体质虚弱,不耐攻伐,可适当减少三棱、莪术等峻猛破血之品,加太子参20克、山药20克,以益气健脾,顾护正气。
罗樾之教授治疗宫颈癌典型疗病例: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章女士,年龄:45岁,性别:女诊断:宫颈癌II期
病史概述
章女士因持续性阴道流血和下腹部疼痛就医,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II期。由于个人原因,章女士选择中医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以期提高生活质量并辅助西医治疗效果。
初次就诊
日期:2019年5月10日
症状:章女士就诊时,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自述阴道流血持续,伴有下腹部坠痛,腰部酸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明显。
舌脉: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弦涩。
中医诊断:癥瘕(宫颈癌),辨证为气血两虚,湿热瘀毒内蕴。
治疗方案
根据章女士的病情和体质,罗樾之教授开具了以下中医药方:
黄芪30克,土茯苓30克,败酱草20克,薏米20克,当归15克,香附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皂刺18克,水蛭9克,鸡内金15克,炮山甲12克(注:由于野生穿山甲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代中医常用其他药物替代,如地龙、土鳖虫等,此处为保持原方完整性而保留),石见穿15克。煎服方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
治疗过程
第一周:症状变化:章女士服用中药后,阴道流血量略有减少,下腹部疼痛减轻,食欲有所改善。调整:继续原方治疗,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注意饮食调养。
第二周:症状变化:阴道流血基本停止,下腹部疼痛明显减轻,腰部酸痛感消失,体重略有回升。调整:在原方基础上,根据章女士的舌脉变化,微调药物剂量,加强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的功效。
第三周至第四周:症状变化:章女士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面色红润,食欲大增,体重恢复,自述无明显不适。调整:继续原方巩固治疗,同时建章李女士进行西医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西医复查结果
经过一个月的中医药治疗,章女士在西医复查中显示,宫颈癌病灶有所缩小,病情得到稳定控制。西医医生对章女士的中医药治疗效果表示认可,并建议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
后续治疗建议
罗樾之教授根据章女士的复查结果,建议她在继续服用中药的同时,结合西医的放疗或化疗手段,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
病例总结
章女士通过中医药辅助治疗宫颈癌的经历表明,中医药在改善宫颈癌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中医药治疗需要个体化、精准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化裁,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背景下,中医药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最后编辑于 2024-11-22 · 浏览 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