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打好基本功之--条件致病菌属于共生菌吗?

发布于 2024-10-16 · 浏览 1576 · IP 湖北湖北
icon李梦杰huxi 推荐
icon李梦杰huxi 已点赞
icon李梦杰huxi +10丁当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原创】打好基本功之--定植菌、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我们来一个小结吧!,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1046891?fpap=1),写到这样一句话“定植菌是指在宿主体表或体内的微生物,它们可以是共生菌,也可以是条件致病菌。”但进一步查询了相关文献后,发现共生菌和条件致病菌除了都属于定植菌之外,两者之间还存在交叉,并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因此,决定再写一篇文章对(【原创】打好基本功之--定植菌、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我们来一个小结吧!,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1046891?fpap=1)进行补充。

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共生?共生(symbiosis)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多种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共生关系中,两种生物通常依赖彼此生存,一方或双方都能从这种关系中获得利益。共生可以进一步分为几种类型,包括互利共生(双方都受益)、偏利共生(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影响)和寄生(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

那么,什么是共生菌呢?共生菌是指那些长期与宿主共同生活、形成特定、稳定且通常对至少一方有益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是细菌、真菌,它们在宿主体内或体外形成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共生菌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互利共生的,也可以是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损或相对不受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共生菌的概念就是共生概念的直接延伸。

我在(【原创】打好基本功之--定植菌、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我们来一个小结吧!,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1046891?fpap=1)这篇文章中已经讲到,条件致病菌是一类在正常情况下不引起疾病,但在宿主免疫功能下降或微生态环境改变时,可能转变为致病状态的微生物。那么,条件致病菌在没有致病的时候,与寄主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是互利共生?偏利共生?还是寄生呢?从我查询的文献来看,条件致病菌在没有致病的情况下,有时甚至对宿主有益,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等疾病有关,但它与人类的共生关系已有数万年的历史。在共生状态下,幽门螺杆菌不引发疾病症状,并在某些方面有益于人类健康,如防止病原菌感染并减少患食道腺癌、炎性肠道疾病、肺结核、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风险。这表明幽门螺杆菌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与人体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此外,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例子。肠道菌群参与宿主新陈代谢、机体免疫、基因表达、疾病发展和药物疗效,同时它也受饮食、抗生素、生活方式、遗传和时间点的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和肠道互利共存,表现为共生模式,促进机体健康。而当条件致病菌只是从人体那里获得生存空间和营养,对人既没有负面影响,也没有有益影响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偏利共生,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个例子,它可以在人体肠道中无症状定植,尤其是在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当肠道正常菌群被破坏时,艰难梭菌的数量可能会增加,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然而,在没有引起感染的情况下,艰难梭菌的存在可能并不直接对人体产生有害或有益的影响。肺孢子菌(Pneumocystis)是另一个例子,它可以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中定植,而不引起疾病。这种情况下,肺孢子菌的存在可能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的有害或有益影响。

此外,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在口腔中的定植与牙周病有关,但在健康个体中可能不引起疾病。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与特定的健康状况相关联,但在没有这些状况的情况下,它们可能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的有害或有益影响。那么,条件致病菌和人体之间可以是寄生关系吗?我进一步查询了相关文献,有研究表明,条件致病菌与人体之间可以形成寄生关系。根据证据,条件致病菌在特定条件下会寄生于宿主体内,并可能引发疾病。例如,卡氏肺孢菌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肺部感染菌,研究表明,卡氏肺孢菌感染会导致宿主免疫细胞的显著变化。在PCP(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中,大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比例降低,而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则有所增加。这表明感染后宿主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特别是淋巴细胞的减少可能与免疫功能的下降有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大鼠在感染卡氏肺孢菌后,其细胞免疫应答发生改变。例如,苦参合剂能够显著提高大鼠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分类计数以及CD3+、CD4+细胞的百分率,同时降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这说明卡氏肺孢菌感染可能通过影响特定免疫细胞的功能来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此外,一些细菌如Clostridia在人体和动物肠道中寄生,并可以通过释放毒素引起疾病。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些条件致病菌一旦导致疾病,它们就成为致病菌了。

通过上面对条件致病菌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知道,条件致病菌在没有致病的情况下,完全符合共生菌的相关概念,可以认为条件致病菌在没有致病的时候,就属于共生菌的一个部分。所以,(【原创】打好基本功之--定植菌、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我们来一个小结吧!,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1046891?fpap=1)将共生菌和条件致病菌并列在一起进行论述,欠妥当,因为两者之间存在交叉。


参考文献

1. 梁宗琦,韩燕峰,梁建东等.从细胞内共生到多尺度共生:回顾与展望[J].菌物学报,2020. 

2. 王一凡.共生——自然之道[J].百科知识,2012. 

3. 寄生现象、寄生虫与宿主关系[J].畜牧市场,2009. 

4. 认识下肠道条件致病菌 - 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日本医学史研究会誌. 日本医史学会等.

6. 条件真菌感染的学习目标与预防措施. 米尔加·卡莱尼克等.

7. 细菌形态学研究——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态特征及其适应性

 

 

 

最后编辑于 2024-10-17 · 浏览 1576

3 5 1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