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代细胞培养遇到杆状颗粒,请教看看这是所谓的“黑胶虫”,还是某种细菌污染?

发布于 2024-08-26 · 浏览 1019 · 来自 Android · IP 江苏江苏

请教各位,我最近遇到的污染经历,麻烦对细菌比较熟悉的同行看看。

本人一直提原代细胞,完全培养基铺板,贴壁2-3小时后pbs洗板,再换回完全培养基。条件:经常使用的血清是进口的,实验室统一分装,我每次拿10ml单独使用;15/50ml的管子是灭菌后回收使用的;青链双抗正常加入。

这周两次遇到一种污染,光学显微镜200倍可见,比细胞小,杆状。感觉它会动,或者说可能是“布朗运动”,在细胞之间或者旁边零星分布,后来聚集的越来越多,不像细胞碎片。

开始以为是给的药被污染了;重新提细胞,在贴壁后仔细观察,发现有的孔已经开始出现这。如果不加处理,4-6小时能变成40-50%的位置都有,第二天整个孔里都是,但是培养基没有明显变黄或者浑浊。发现后咨询其他同学,也有发现,但是使用同样管子和相同批次分装血清的同学并非所有人都有污染。

网上搜索后,推测可能认为是所谓的“黑胶虫”,因为理论上“支原体污染”光学显微镜不会明显观察到。本人暂时不知道如何处理,由于没有“黑胶虫”清除剂,发现污染出现50-60%时,参考了网上的做法,就选择用pbs清洗一次,又加入常规3倍浓度的青链双抗,浸泡5分钟,再加入含有所谓“支原体清除剂”按说明书1/1000稀释。

次日观察结果:上述处理的细胞,板底干净很多,依旧也有这种东西存在,但是稀疏或者漂浮了不少。板底大概有20-30%,看的出来处理是有效果的,而且没有处理的孔,第二天早上发现已经全部被攻陷,乍一看没有浑浊,培养基紫红色。对光仔细看,还是有白色浑浊在板底。

我个人不太相信“黑胶虫”是某种特别生物的存在,这种更像是细菌污染。是哪种细菌污染不清楚,需要对细菌熟悉而知道鉴定的同行判断。

但是我也不知道处理有效的是3倍浓度的抗生素还是所谓的“支原体清除剂”,抗生素作用5分钟似乎时间太短。如果是清除剂有效,我怀疑里面的有效成分也是某种抗生素,包括但不限于 阿奇霉素,环丙沙星,两性霉素等。还需要高手判别。

之前一直提原代细胞,比较少遇到污染。遇到的多数是常见的颗粒状细菌,6-8小时爆发,第二天板底浑浊。细胞房湿度大的时候也遇到过真菌污染,丝状菌。这种情况我也没遇到过。

请问:这可能是哪种菌污染?是来源于环境(培养箱,空气环境),还是灭菌回收的管子没有完全灭菌,还是来源于血清?盼同行解答,谢谢!

堵上手机拍摄的图片。第二张图,细胞旁边细小的物体就是我发现的污染物。

img


img

最后编辑于 2024-08-26 · 浏览 1019

11 2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