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重找回“老三联”的基础原始资料--台一医药讯:1999年3 期【3】

发布于 2024-07-24 · 浏览 1664 · IP 浙江浙江

重找回“老三联”的基础原始资料--台一医药讯:1999年3 期【3】

[药物经济学] 对本院常用抗菌药“老三联”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2024-07-24,14:10,辛老师

药   讯

 

黄岩第一人民医院药事委员

一九九九年     第 三 期

 

本期要目

 

[安全用药]  二例死亡病例的通报

             从维生素A慢性中毒死亡看加强群众性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临床点滴]  对阿洛西林和止血芳酸;丁胺卡那霉素与肌苷针出现配伍问题反馈

            硫酸铜治疗口腔溃疡确实有效

[药物经济学] 对本院常用抗菌药“老三联”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重视经济学分析在消化系统和治疗中的应用

[老药新用]  654-2与红霉素配伍减轻红霉素副作用优于配伍Vit.B6

[新药介绍]  本院近期新到药品简介

-------

[安全用药]

 

二例死亡病例通报

 

    99.7.27,上洋某村卫生院,患者,男,42岁,因感冒发热,T38.9℃。给复方氨基比林针1支肌注。青霉素皮试阴性,给①GNS500ml+氨苄青霉素6g+DXM5mg+病毒唑0.6接输 ②5%GS500ml+丁胺卡那霉素0.6+Vit.C2g输去约3/4量时感口干,服开水150ml左右后,自行躺下过约15分钟,突发二声呕气,即口唇发紫,听诊即见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99.8.10,患者,女,23岁,感冒、咽痛、咳嗽,就诊宁溪某卫生院门诊点,查体,T37.3℃,青霉素试验阴性,给①5%GS250ml+氨苄青霉素5g+DXMmg+Vit.k130mg ②5%GS250ml+丁胺卡那霉素0.6+病毒唑0.6。输液结果自舒服,回家不久即面色不对,卧床休息,不久即呼吸心跳微弱送至宁溪镇中心卫生院抢救,已死亡。

    以上二例属常规用药,但突发意外事件并不少见。已见报告有,丁胺卡那霉素致严重低血钾二例,给药途径错误小儿静脉推注丁胺卡那霉素(第11天用药)突发心跳呼吸骤停1例;丁胺卡那霉素致精神障碍1例,致白细胞降低6例。已有报告病毒唑过敏休克7例,其中1例死亡,过敏反应2例,粒细胞缺乏1例,再障样贫血18例,过缓性心律失常1例,致癫痫样发作1例,引起黄疸2例,致嗜睡1例,李家泰编《临床药理学》P738提示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贫血,应注意血象;罗素琴等编《实用临床药疗监护学》P126示不良反应,心血管方面有低血压,心跳停止;作雾化治疗时注意监测病人呼吸、心率。

    目前滥用静脉给药方法带有普遍性,这无疑给引发意外突发事件增加了隐患。邵逸夫医院门诊输液已减少到最低限度,虽说不完全适合其他医院,但对加强安全用药仍有值得思考的余地。对非严重病例,能口服给药的,是否尽可能减少静脉给药?供大家讨论。

 

 

从维生素A慢性致死看

加强群众性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儿科杂志94年1期P.29报告,7岁,男儿,以爱说爱笑8个约,低热伴头痛,呕吐2天,昏迷1小时入院。入院前1.5年患结脑治愈,出院后家长自购V-A丸(每丸含2.5万U-A)2# tid,一周后两腿发紧无疼痛,用药1个月精神兴奋,爱说爱笑,好动,睡眠减少,又用药7个月后,低热、头痛、呕吐、时有烦躁,2天后昏迷,住院抢救。体检:

T37.3℃,呼吸7次,脉搏60次,血压45/30mmHg,深度昏迷,呼吸多次暂停,瞳孔不等大,左0.8cm,右0.5cm,边缘不整,光反应消失,全身皮肤光滑,一触即抽动。急用脱水利尿剂,呼吸中枢兴奋药等,抢救1小时后死亡。死后半小时腰穿、颅内压仍高(120滴/分)外观清亮、脑脊液细胞和生化指标无异常。

    儿童日需V-A2000-4500u,慢性病消耗多吸收少,可给3000-5000u/日,本例长期过量用药史,典型V-A中毒症状,死后脑压仍高,脑脊液生化无异常,可确诊V-A中毒。

    以上病例,教训惨重。目前,社会上“大病上医院,小病进药店”渐成时尚,医务人员增强群众性科普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潜意识,加强对群众的科普教育很重要。99.8.9健康报“小病进店,有喜有忧”,讲的就是事物的两面性。

[临床点滴]

 

对阿洛西林和止血芳酸、丁胺卡那霉素

与肌苷针出现配伍问题的反馈

 

    ㈠ 本院药讯99年2期报告,99.4.28本院出现阿洛西林+止血芳酸+GNS牛奶状外观,现经文献查阅,99年(6月)全国医院药学会议P.320及中国现代应用药学99年3期P.61报告,金华药厂已对阿洛西林与21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①5%GS和生理盐水均可作阿洛西林的溶媒,阿洛西林与Vit.B6、止血芳酸产生沉淀不宜配伍,抽液针头在抽取丁胺卡那霉素,Vit.B6再抽取阿洛西林也产生沉淀

   ②与VitC、阿米卡星、小诺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地塞米松、肌苷等配伍4h内外观、澄清度虽无显著变化,但pH有一定变化(>0.2),临床宜少配伍使用。

   ③与Vit.K、ATP、辅酶A、林可霉素、甲硝唑、病毒唑、门冬氨酸钾镁、止血敏、雷尼替丁、氢化可的松、环丙沙星针配伍后4h内外观变化,澄清度符合药典规定,pH值无显著改变,说明临床可配伍使用。

   ㈡99.4.28本院曾出现配伍过丁胺卡那霉素注射器配置肌苷加入5%GS.10分钟出现桔红色。现经实验,肌苷针原液2滴+丁胺卡那霉素2滴及上二药各10滴+10%GS10滴、放置数小时,仍澄清,并无变色现象。根据4.28出现桔红色现象推断,肌苷针pH8.7-9.10碱性较强,可能遇有还原性酚类物质,氧化变红。调查配置当事人回答:可能针筒配丁胺卡那霉素前配过其他药,常规辅酶A、ATP和丁胺卡那霉素用同一针筒,查256种配伍表:辅酶A(126号)、ATP(45号)、能量合剂(46号)和肌苷(127号)均存在配伍禁忌。经重复实验:肌苷和辅酶A、ATP、丁胺卡那霉素,5%GS之间不同组合配伍,25小时内并未见外观改变,也未见上述桔红色现象,提示4.28出现的变桔红色现象可能遇有辅酶A、ATP之外的药物。尽管本次重复实验未见肌苷和辅酶A、ATP有明显外观改变,但256种配伍表已提示有配伍禁忌,临床还是不配伍使用为好,因为目前临床肌苷和辅酶A、ATP配伍使用的情况仍存在。

 

硫酸铜治疗口腔溃疡确实有效

 

根据药讯99年2期介绍,本院职工×××亲身体验,在口腔溃疡5天时,如法点涂硫酸铜qd×2天,第三天痊愈。硫酸铜细小结晶镊子难夹住,可研细粉湿棉签蘸涂,或设想蘸成较浓溶液点涂。


[药物经济学]

 

对本院常用抗菌药“老三联”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本院外科常用抗菌药“老三联”为:⑴GNS+氨苄青霉素,⑵5%GS+丁胺卡那霉素,⑶甲硝唑针。

其一,氨苄青霉素钠溶媒,药学界研究一致公认为生理盐水稳定性好,葡萄糖会影响其稳定性,且浓度提高,稳定性下降;其次为温度影响,临床宜现配现用。

其二,5%GS作为丁胺卡那霉素的给药溶媒,如果不是补充液体需要,可以由甲硝唑(或替硝唑)来取代

其三,甲硝唑针的药物配伍研究,已比较深入(见附表)。如果缩减一瓶输液,不论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减少输液时间,减轻病人心脏负荷,减少输液反应发生的概率等方面都大为有利。甲硝唑磷酸二钠甲硝唑药理作用一样,仅药剂学上解决甲硝唑水溶解度小的缺点,提高水溶解度。它与其他输液配伍混合液PH在8.0-9.0之间,因此碱性下不稳定药物不宜加入甲硝唑针有含氯化钠葡萄糖作为等渗调节剂之不同制剂,含葡萄糖者适用于肾功能不全、忌盐患者,但与氨苄青霉素配伍时前者无禁忌,后者存在4小时上色微变黄且渐加深可能,认为是葡萄糖醛基与氨苄青霉素中氨基聚合所致,判断结论存在可配与不可配之争,但4小时内用完仍为可行。

甲硝唑与小诺霉素配伍:[118]报告,将甲硝唑等10组输液与小诺霉素配伍,9组输液中,零时小诺霉素含量均100%,唯甲硝唑组为3.54%,认为不可配伍。次结果值得商榷。[237]针对此文经系列考察认为甲硝唑可与小诺霉素配伍。

甲硝唑及甲硝唑磷酸二钠,替硝唑注射剂药物配伍作用

(-)表示可能 (+)表示不可能 (±)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配

一、甲硝唑

⒈ 青霉素G(-)[6] [154] [219] [330]

⒉ 氨苄青霉素(-)[6] [154] [476] (+)[219] [330]

⒊ 氧哌嗪青霉素(-)[6] [154] [219]

⒋ 苯唑青霉素(-)[6]

⒌ 羧苄青霉素(-)[6] [154] (+)[219]

⒍ 呋苄青霉素(-)[6] [154] [219]

⒎ 磺苄青霉素(-)[6] [115] [154] [219]

⒏ 羟氨苄青霉素(-)[6] [433] (±)[484]

⒐ 头孢唑啉(-)[6] [154] [219] [330]

⒑ 头孢拉定(-)[6] [154] [219] [330]

⒒ 复达欣(-)[6]

⒓ 先锋必(-)[6] [154] (+)[219]

⒔ 头孢噻肟(-)[154] [307]

⒕ 头孢曲松(-)[23] [476]

⒖ 头孢甲氧霉素(随时间延长pH变化)(±)[154]

⒗ 羟苄四唑头孢菌素(随时间延长pH变化)(±)[154]

17.羟羧氧酰胺菌素(-)[154]

(拉氧头孢,噻吗灵)

18.庆大霉素(-)[6] [154] [330] (±)[219]

19.丁胺卡那霉素(-)[6] [233] [477]

20.妥布霉素(-)[154]

21.乙基紫(苏)霉素(-)[154]

22.红霉素(-)[6] [154] [219]

23.柱晶白霉素(-)[6] [154] [219]

24.洁霉素(-)[6] [117] [147] [154] [219] [330]

25.氯林可霉素(-)[154]

26.氯霉素(-)[6] [154] [219]

27.环丙沙星(-)[6] [137]

28.诺氟沙星(-)[87] [476]

29.双黄连针(-)[280] [476]

30.小诺霉素(-)[6] [237](+)[118]

31.氟康唑(-)[6]

32.维生素C(-)[6] [330] (±)[108] [154]

33.维生素B6(-)[6] [88] [154] [215] [330] [476]

34.地塞米松(-)[6] [154] [318] [476]

35.氢化可的松(-)[154]

36.速尿(±)[6] [330]

37.丁脲胺(±)[124]

38.丁脲胺+维生素C(-)[124]

39.安定(-)[154]

40.止血芳酸(-)[154]

41.酚磺乙胺(±)[154] (随时间pH而变化)

42.酚妥拉明(-)[154]

43.间羟胺(-)[154]

44.ATP针(±)[154]

45.硫酸镁(-)[154] [330]

46.5-10%葡萄糖(-)[108] [154] [476]

47.葡萄糖盐水(-)[108] [154]

48.平衡液(-)[108]

49.复方乳酸钠(-)[154]

50.复方氯化钠(-)[154]

51.含钾维持液一倍(-)[108] [154]

52.4%碳酸氢钠(-)[154] [330]

53.1.4%碳酸氢钠(-)[154]

54.氯化钾(-)[108]

55.阿洛西林(-)[471]

56.穿琥宁(-)[430] [476]

二、甲硝唑磷酸二钠

1. 青霉素G(-)[109]

2. 苯唑青霉素(-)[109]

3. 氨苄青霉素(-)[109]

4. 头孢唑啉(-)[76] [109] [302] [476]

5. 先锋必(-)[109]

6. 头孢拉定(-)[76] [302] [476]

7. 头孢噻肟(-)[26]

8. 头孢呋新(-) [302] [476]

9. 庆大霉素(-)[109]

10.卡那霉素(-)[109]

11.丁胺卡那霉素(-)[109]

12.红霉素(-)[109]

13.林可霉素(-)[109]

14.小诺霉素(-)[109]

15.磷霉素(-)[109]

16.氯霉素(-)[109]

17.氨茶碱(-)[89] [476]

18.氯化钾(-)[109]

19.胃复安(-)[109]

20.维生素C(-)[109]

21.维生素B6(-)[109]

22.地塞米松(-)[109]

23.碳酸氢钠(-)[109] [494]

24.氧氟沙星(-)[470]

25.西米替丁(-)[482]

26.5-10%GS(-)[494]

27.生理盐水(-)[494]

28.乳酸钠林格液(-)[494]

三、替硝唑

1.   头孢噻肟(-)[361] [467] [436] [503]

2.   拉氧头孢(-)[361]

3.   头孢呋肟(-)[361] [467]

4.   庆大霉素(-)[383]

5.   头孢唑啉(-)[384] [467]

6.   头孢拉定(±)[394] (-)[473]

7.   头孢哌酮(±)[394] (-)[467]

8.   头孢他啶(-)[400]

9.   美洛西林(-)[467]

10.妥布霉素(-)[483] [503]

11.丁胺卡那霉素(-)[477]

12.地塞米松(-)[495]

13.林可霉素(-)[503]

14.雷尼替丁(-)[503]

15.维生素B6(-)[503]

16.培氟沙星(-)[503]

 

 

重视经济学分析在消化系统和治疗中的应用

 

中华消化杂志99年2期P77介绍经济学分析在消化系统和治疗中应用述评文章,现摘要如下,供临床借鉴。

胃食管反流病,国外报告,该病症状持续或较重者用奥美拉唑(Ome)治疗后产生的无症状期明显多于传统治疗和雷尼替丁,治疗费用却少22%和17%,还可使处置严重合并症的费用减少80%,Ome20mg/天获得无症状月的花费较雷尼替丁2×15mg/天少43%。

对消化性溃疡(pu)美国大样本的随访研究称,pu者用Ome+克拉霉素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者,再就诊、检查、治疗及住院人员、住院天数都显著少于只用Ome和雷尼替丁者,因此,每年较后两者少花费547及835美元,若要达到前者花费1美元的效果,后两者将花费1.94及2.96美元。另研究报告,根除pu者未获根治前用于合并症的花费是根除后的18倍。Deltenre指出:每年在西欧,若对每100万人中新增的2.4万pu患者,用HP根除治疗比抑酸药维持治疗或间歇治疗节省75-100万美元。因此HP根除治疗将减少巨额费用。作者还强调,对HP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只有在其他治疗无效时,根除治疗才有效益。德国对近年215项研究中362种根治HP方案进行了包括经济学分析在内的研究后指出,疗效、成本、效果俱佳的方案是OCI一周疗法,即Ome20mg/天、克拉霉素2×250mg/天和甲硝唑(或替硝唑)2×400mg/天;次之为OAI(A:阿莫西林)或传统铋剂三联。

[老药新用]

654-2与红霉素配伍减轻红霉素副作用优于配伍VitB6

中国药业99年6期P25报告,某医院儿科治疗组654-2针0.25mg/Kg.d配伍红霉素针治疗支肺炎40例,对照组以VitB60.1-0.2/d配伍红霉素静滴治疗同类患儿40例对照,发现654-2针可明显减轻红霉素的各种副作用,如表:

 

img


治疗组腹痛、呕吐程度均较轻,除有9例出现一过性面红,口干,1例短暂复视外,未见其他不适,认为值得推广。

 

口腔溃疡 (32)

最后编辑于 2024-07-24 · 浏览 1664

2 收藏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