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透析钙化研究(CDCS)—— 创新引领,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管理新策略
按:
刚学习了文献【1】,了解“慢性肾脏病(CKD)血管钙化知识,又见到这文章介绍 新研究,收录,供学习方便;
2024-07-06,
文献
【1】刻不容缓 —— 防治血管钙化,改善CKD预后-介绍 了新药:碳酸司维拉姆
刻不容缓 —— 防治血管钙化,改善CKD预后-介绍 了新药:碳酸司维拉姆
中国透析钙化研究(CDCS)—— 创新引领,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管理新策略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
·研究简介·
中国透析钙化研究(CDCS)是首个(迄今随访时间最长的)针对中国透析患者的大型、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首次揭示中国透析患者不同解剖部位血管钙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患者临床管理策略制定提供了有力的循证依据。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 (JAMA Network Open),影响因子为13.8。通讯作者为东部战区总医院刘志红院士;第一作者为东部战区总医院章海涛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李贵森教授。
创新背后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具有患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且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成人CKD患病率已达到10%左右,由此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其中CKD-MBD是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中国CKD-MBD面临严峻的挑战,包括CKD-MBD知晓率低、检查和监测不合理、治疗不规范且达标率低、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缺乏等问题。因此,2013年刘志红院士组织专家团队编写了《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诊治指导》,并在中华肾脏病学会学术年会上发布。此后,各级医院逐步建立起了CKD-MBD管理原则和规范治疗,进行了全国范围内高磷血症管理调查,重视CKD-MBD达标率,涌现出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诊治指导》有效提高了我国CKD-MBD认识和诊治水平。
CDCS就是在当时的背景下立项开展的,2013年国内尚无全国性的CKD 5D期患者血管钙化的研究数据,CDCS是第一次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血管钙化在透析患者中的进展迅速,揭示冠状动脉钙化(CAC)进展与透析患者临床结局密切相关,评价持续维持患者血清钙、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目标水平达标是降低CAC进展和减少死亡风险的主要因素。
研究结果不仅有力提升了对CK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和长期预后不良风险因素的认识,并为制定更加精准、长期和有效的临床治疗和管理策略,改善CKD患者特别是维持透析患者的远期预后提供了循证依据。
本项研究的创新点包括:① 明确了透析患者不同解剖部位血管钙化发生率和进展情况;② 揭示了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管钙化进展主要风险因素;③ 证实了血清钙、磷和iPTH水平持续达标,是减少CAC进展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综合周刊2024年6月13日A版 (5).pdf
最后编辑于 2024-07-06 · 浏览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