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遵义医科大学口腔考研初试360+上岸经验

基本情况
各位同学大家好,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是二战考生,24考研上岸遵义医科大学,初试成绩365
关于择校
首先说一下遵义医科大学近几年的考研情况,这个学校因为考纯选择题所以近几年越来越火爆了。我当初择校时,由于一战的原因发现自己并不擅长背诵大题,故而二战选择了全选择的遵义医科大学,并且全选择题比较客观,不会压分。今年遵义医科大学口腔复试线和去年一样还是310,一志愿拟录取分数线是313。初复试比大概为1:3,故而复试刷人还是比较厉害的,需要初试考得尽量高一点。同样也是复试之后双向选择导师。最后招收专硕66位,包括士兵计划3位
口综题型
遵义医科大学初试还是和去年一样一共11门专业课(牙体、牙周、黏膜、口外、修复、口解、口组、正畸、儿牙、预防、生物)。虽然是11门课,但是口腔生物学涉及的题目很少,大概也就一到两题,所以我就没有看这本书
今年初试笔试是110道单选,40道多选,每题两分。比重主要是口外口内修复>口解口组>正畸预防儿牙。正畸今年考的比较基础,单选没有考到非常深奥的内容,例如SNA点是什么点

复习安排
前期5-8月我称为“做题大串烧”,我先看一遍JYJ考研课程,先对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书上勾画重点。同时看一章节的网课,就做人卫学习指导、华西紫皮书(紫皮书更新了口外和正畸,建议做最新版的)、山大练习册、同济练习册相对应章节的习题(因为出题的时间比较古早,算是vintage题库了,少许题目会有异议,以最新版课本为准,异议的题目大家可以一起探讨,不过不建议深究直接pass)巩固巩固。这样有助于掌握初试笔试中的基础题,对选择题的重点范围有所印象,以后看书时看到相关部分也会一下子反应过来这块儿是重点
刷题的同时建议要总结自己确实不会,遗漏了的错题。可以在app中总结像anki,记乎之类的,后期可以拿出来反复看,增强记忆,当然也可以自己搞一个错题本自己总结易错的知识点。(同时最好养成做daily plan的习惯,每个月月初复盘上个月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事情,计划这个月要完成的任务,并且分摊到每周。在每周一做好这周的daily plan,但也不要一开始就排的太满,有时候突然有什么事情,一天的计划没有完成会比较难受的)
ps:在这里还推荐两个线上刷题的app蓝基因和医考帮,这两个app有时候做活动转发一下pyq题库免费刷,我个人用蓝基因比较多,每道题的解答非常明确,错题还可以收藏,评论区可以看别人的相关题目的记忆方法,在冲刺阶段蓝基因还有模考三套卷,我记得是19.9, 题目偏难一点 ,但是我最后的专业课分数和我每次模考的分数差不多。所以排队蹲坑坐车的时候闲着无聊就别刷微博小红书了,刷刷题吧
第二轮9-10月是巩固阶段,也是采取“题海战术”,这个阶段我想重点推荐半夜口腔考研的一本资料——选择题知识点提要,这本书对我备考过程非常重要,前期的把书读厚之后,这本书帮助我有效的把书读薄了。这本书覆盖8科(口外、修复、正畸、口解、口组、牙体、牙周、黏膜)。来源于新版教材、选择题常见的执业医师、主治、经典图书、个别院校真题、网上题库等
这个阶段看第二次网课我就用的这本选择题知识点提要当的教材,并且补充一些新的知识点进去,这一阶段为了节省时间,看网课我用的是二倍速。这个阶段的刷题我买了喵师姐的考研题库和JYJ的执业医题库,诚毅练习册的选择题。也是边看选择题知识点提要边刷题,及时复盘,总结错题,遇到不会的章节就再看网课。像我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血管肌肉神经动脉静脉的知识点经常记不住,就边看网课边画图。重复看网课重复画图
大概我到考前这块儿知识点看了5次网课。在攻坚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时候,我还做了一本专门封面是黄白色的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集,这本书对解剖知识点考察的非常详细,遵义医往年关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真题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所以非常建议大家复习初期刷一遍,10月份再次来刷一遍,你会加入很多新的数据以及新的解剖位点的考察,对于牙齿进化以及肌肉还有咀嚼运动这本书增加了新的考察点
最后让我记住这块儿知识点的方法就是两个字 重复。真记不住的时候,连续三天都看同样的内容,但是会明显的发现第一天要看三个小时的书到第二天只要两个半小时就能看完到第三天2个小时都不用就能看完。重复会让同样的知识点在大脑中刻画的越来越深刻,到最后考场上能有清晰的呈现。不然到考场中模糊的知识点会让我们选答案时犹豫不决第三轮11月-考前是冲刺阶段,这个阶段我是以模考和回归书本和错题为主。而选择题知识点提要这本书我也没有落下,要不断的重复看重复看,这本书不是长篇大论一个一个章节。而是把重点都浓缩为一条一条的小知识点,对选择题考试特别有帮助
这个阶段我做的资料主要是各选择题院校考研真题和遵义的往年真题总结➕一些机构在这个阶段时不时会有模考,我几乎都参加了,为的就是考场上的脱敏,模拟考试环境,训练自己在考试的时候能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自己的大脑进入考试状态。这个阶段做题不能再以量取胜,而是要追求质量,题永远是做不完的
同时大家在复盘的时候可以多本书联系在一起记忆,例如组织病理学的肿瘤与口腔颌面外科肿瘤章节联合整理,口组病的黏膜与黏膜病学整理,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面神经受损章节与口外神经系统疾病整理,口组病唾液腺与口外唾液腺章节一起整理等等,会发现新大陆的
而这个阶段政治大题以及英语作文等背诵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我一般把专业课刷题当做背累了的休息时间。选择题在于对细枝末节的掌握,而遵义医的多选题考的真的挺细的,可以找一些多选的习题练练题感。等12月份临近考试了,适当安排模考的同时就多看看自己整理的错题和知识点即可
总而言之,选择题的备考,要不断的重复,不断在做题、翻书之间切换,题做多了,对应书上的知识点看多了就知道重点和难点了。书看久了会厌倦,会产生抗拒心理。单纯看书看不进去的时候可以通过看网课来辅助学习,网课有时候效率会更高,更能集中注意力,也囊括了大多数重点和考点,但一些细节的东西还是要通过看书才能保证不遗漏,所以看网课的被动吸收为辅,自己主动去消化吸收书本和练习册为主是最好的
资料选择
我用到的资料有课本、JYJ的考研网课、半夜口腔考研知识点提要,华西紫皮书,人卫练习册,山大练习册,同济练习册,诚毅练习册的选择题,喵师姐的考研题库,蓝基因的题库等
初试考试中,让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单选题比较基础,而真正拉分的是多选题,多选的选项都比较长,需要大家认真看书上的文字,仔细揣摩,错误率也较高。考试中发现和往年真题重题率很低。也没有往年完整版近两年真题流出。故而个人认为做真题效果不大。出题风格来说和执业医试题很相似,大部分基础题,一部分拔高题,小部分难题,所以大家要地毯式搜索书上的知识点,先把书读厚,再提炼出重点,后期再把书读薄
政治复习
政治我看的是腿姐的全程班,6月份开始准备的,完整听一次全程班之后,大概到9月底十月初的样子讲完,然后再听一次全程班,第二次你可以二倍速。然后第二次听完了之后,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大概差不多到时间也出来了(去年开始肖秀荣老师也出背诵手册了,只需要选一个老师的书即可),然后就开始舍弃上一阶段的课本,就只要每天背半个小时左右的冲刺背诵手册的上册(选择题那一部分)以及每天在喜马拉雅跟腿姐的带背。之后就到了出各个考试的冲刺卷的时候了,我去年把腿姐,肖秀荣,徐涛,米鹏等老师的冲刺卷都买了,然后只要做选择题(到目前为止都不要碰大题)。最后我是等腿姐的10页纸出来之后才开始背的大题 大概十一月底12月初会出,然后结合肖秀荣的四套卷后面的大题一起起来背。腿姐的大题答题意识和答题思路一定要学习
英语复习
英语我没有杂七杂八听不同机构的课程,我报的有道网易云课堂的全程班➕完型填空听的易熙人老师的课。有道的全程班我听着感觉不错,然后如果是正版课的话,老师会督促学习进度的,如果落下了很多课,学管老师会联系你。阅读是刘琦和唐迟,她们安排课程比较科学,阅读有好几轮。然后作文和翻译老师是陈曲,我四六级和考研作文都听的他的作文课,讲课风格比较喜欢。单词的学习贯穿了考研备考的始终,app用的不背单词,前期单词书用的是唐迟阅读的逻辑。因为我报的是正版课程,APP里每天都有直播课,所以我就按部就班跟着他们的课程学。再来说说完形填空,最近几年的完形填空变简单了,但15年之前的完形填空我做的惨不忍睹,也找不到合适的课程,最后听了易熙人老师的课感觉很不错,他的课逻辑很清楚,茅塞顿开的感觉
复试准备
关于复试,遵义医复试占总成绩50%,非常重要。复试成绩的计算办法是专业测试×20%+实践能力测试×15%+英语水平测试×15%+综合面试×50%。拟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这个计算比相当于复试1分等于初试5分。所以复试要全面准备。复试阶段我购买了半夜口腔考研的复试VIP,帮助我解决面试时候的综合问题提问。遵义医今年复试包括笔试,技能测试(读片),综合面试(包括专英测试和专业课问答,思想道德问答)
最后编辑于 2024-05-25 · 浏览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