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经验贴——择校篇


感悟篇和初试篇已经写过了,这篇讲讲我的择校经历,让学弟学妹吸取教训。
首先,我本校双非,在当地小有名气但是就业困难,基本上是培养输送给基层的医生。好在学校的学生都很争气,每年考研上岸的学生都很多,考名校的也不少,因此我也蠢蠢欲动的想为母校争光。
去年七月份我开始正式考虑择校,为什么说是正式,因为二月份的时候,很自不量力的准备考上海或者本地的985,后来学了一阵子觉得我这样子肯定是不行的,别肖想985了。于是七月份的时候看了很多关于择校的文章,去学校官网也查了往年的数据,但是难就难在我对自己的认知还是不清晰,自命不凡,想要一举成名,为以后就业铺平道路,从此顺顺利利,走上人生巅峰。太单纯了。
另外认识不清的就是对地区和学校,我仅知道北京上海广州难考,有些学校是黑名单,但是说真的,我没有特别喜欢的地区,特别想去的学校,特别想学的专业,择校这事情一下子停滞住了。我学医的亲戚表姐劝我就报本校,稳稳的上岸,我不甘心。
曾经有个一志愿报考的机会,我没有珍惜,如果重来一次,我想对母校说,感谢您,给我本科学医的机会,又给我读研究生的机会。
后来偶然听了一个机构学姐学长的分享会,一个本科双非的学姐分享的经验经历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就考那个学校,反正不歧视双非,我只管考的高高的。
这时候我犯了第二个错误,以为本校有考这个学校上岸的前辈,那我也行。朋友说你有上岸的决心吗?我说我有勇气!朋友说虽然有学长学姐考上的,可是很少啊,我说万一是因为报的人少呢。
现在我知道为什么少了。(手动微笑)
从那以后,我的眼里只有那个学校,我没有再看别的学校一眼,九月开始报名的时候,早上系统刚打开,我就点进去一鼓作气的填完了信息,关闭了网站,开始当天的学习。那之后一直到一志愿出复试名单,我都没有动摇过。关于复试我下篇再说。(我好啰嗦)
以上是经历,以下是经验。
如果没有理想学校的话,
首先,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这一年能努力到什么程度,读研以后能适应学校节奏吗?
其次,地区,学校,专业优先度排序,像高考报志愿一样,把意向学校做个表格,优缺点列一列。比如选了热门学校,选冷门专业上岸概率就会大些。
最后,你读研的目的是什么?方便就业还是方便继续深造?换句话说,考虑专硕还是学硕?
自己能做完的做完以后,可以跟朋友家人讨论一下,有时候人容易盲目自大或盲目自谦,他人的建议可以精确化我们自我评价的坐标系,但很多时候他们考虑到你的心情可能不会说实话,或者你可能听不进去。
我当初就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一心只想去北京。我姐说我勇敢,羡慕我有冒险精神,我觉得也是。这次尝试让我知道自己的平凡,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人外有人,人山人海。如果这次我没选一个自己配不上的学校,我以后还是会自命不凡,对自己现在的环境不知足,像脸谱化的黑化女配角一样,认为所有人亏欠我,我值得最好的。
一志愿没上的后果我也一力承担,最后的调剂结果我也很满意。如果你做了决定,那么不管什么后果,你都得接受,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无力改变,不如知足常乐?
最后编辑于 2024-04-19 · 浏览 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