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在小儿积食发烧中的应用
推拿在小儿积食发烧中的应用
本人是农村基层医师,从医儿科疾病多年,特别是对于儿童发烧颇有研究,诸如上感发烧,腹泻发烧,出疹发烧,支原体发烧等等。但是还有一种发烧——小儿积食发烧,症状隐蔽,容易被漏诊,医院检查难以找出病因,往往贻误病情,给患儿造成巨大的身心损害,给家长增添了许多烦恼,辗转诸多医院,花钱无数,反反复复,经久不愈。
通过多年研究实践,我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
例:患儿男,5岁,反复发烧六天,加重一天。
简要病史:患儿六天前突发高烧38度,无头痛,流涕,无咳嗽,无腹泻,无尿频,尿急。在当地卫生室以“上感”输液治疗,予头孢呋辛0.75gbid,清开灵8ml,bid静滴,口服小儿热速清。体温退至37.6度。3天前为了进一步查找原因,家长带孩子去上层医院检查。结果未见异常,以发热待查,住院3天,即出院,回家观察。今天又发烧,慕名来诊。
体格检查:T38℃,P125次/分,R24次/分,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粘膜无皮疹,淋巴结无肿大,咽部稍红,舌紫红,苔黄腻,伴口臭.肺部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腹稍硬,叩诊声如击鼓,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手足心热。大便秘结(5天未解)。询问家长患儿有暴饮暴食史。
初步诊断:小儿积食发热
治疗:
一.口服布洛芬颗粒100毫克,口服。
二.小儿推拿
补脾经3分钟。
推板门3分钟。
清大肠3分钟。
掐四缝(每个手指关节50下),顺势摩腹3分钟。
捏脊:让宝宝趴在床上,漏出背部,沿宝宝脊柱两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将皮肤轻轻捏起,从尾椎部开始,慢慢地向上捏拿,每捏三下,重重提拉一下,有时会听到“啪”的一声脆响。一直捏到颈部,然后再返回尾椎部,重复捏拿,连续捏3至5次即可。
三.灌肠导泻。
大便不通者可以灌肠导泻。
经过以上方法治疗,患儿当天就退了烧,又连续治疗三天,彻底康复。
小儿积食,是因宝宝饮食没有节制、暴饮暴食,多食生冷,肥甘食品等,出现消化不良,进而损伤脾胃,食物停滞中焦日久,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口臭,舌紫红,苔黄腻,大便馊臭或便秘。手足心热,甚至发烧。有的还伴有扁桃体炎,咽喉发炎等。
在中医里,小儿积食,乃百病之源。在治疗婴幼儿疾病时应首先排除食积,才能事半功倍。
儿科又被称作“哑科”,因为幼儿要么不会说话,要么能说,却在治疗时不懂得配合,所以治小儿病往往最难最累。
作为医者,就如法官判案一样,除了一些仪器检查之外,还应望闻问切,做到明察秋毫,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让患儿少受罪,家长少奔波。更好的做好基层工作,服务大众。

最后编辑于 2024-04-01 · 浏览 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