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南治验
凉血活血汤加减治疗点滴型银屑病
患者曲某,男,24岁。住院日期:1966年1月14日,出院日期:1966年2月12日。主诉:全身起红色皮疹伴瘙痒半个月。现病史:半月前因患急性咽炎,发现躯干部出现红色皮疹,后来逐渐增多,表面有白屑,瘙痒明显。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急性牛皮癣”,经过半个多月西药治疗未见好转,皮损泛发全身,遂来我院住院治疗。检查:一般内科检查未见异常。
专科查体:头发内、躯干、四肢泛发高梁粒至榆钱大红斑,表面附较薄银白色鳞屑,日光下发光,鳞屑周围有明显红晕,基底呈红色浸润,鳞屑强行剥离后底面可见筛状出血点,下肢皮损部分融合成片。
舌脉: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微数。
西医诊断:银屑病进行期。
中医辨证:血热受风,发为血热型白疕。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散风。
处方:生槐花30g,生地黄30g,紫草根30g,白鲜皮30g,蜂房30g,刺疾黎15g,土茯苓60g,鲜茅根45g,清血散3g。水煎服,日2次。
二诊:上方连服11剂,红退,上半身皮疹基本消退。上方去鲜茅根加丹参24g,当归30g,又服3剂后,改白疕一号方服15剂,红斑、鳞屑全部退尽。住院期间仅用凡士林润肤,未给外用药,配合楮桃叶、侧柏叶煎水洗疗,每日1次,共12次。共住院29天,临床痊愈出院,追踪4年半未见复发。
原书按语:本案患者属于血热型,而且热偏盛、病程较短,仅用中药内服,未用外用药,效果较好,追踪4年未复发。除服汤药外,另配合清血散以加强凉血清热的作用。清血散服用后,皮肤红斑消退较快,多服则易引起腹泻。
按语:这里赵老用药有几个特点,一是量大,如紫草、白茅根、土茯苓、当归;二是重用有毒之品,如白鲜皮30g、蜂房30g,均是今日所不敢投用的;三是合用点睛的细料药清血散,这一用法在后来演化为凉血活血汤里的羚羊角粉。此时楮桃叶、侧柏叶仍作为散方洗剂出现,反映了赵老经验的演化过程。
(诊治者:赵炳南)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赵炳南流派银屑病临证集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苍 陈维文 刘昱旻主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后编辑于 2023-09-27 · 浏览 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