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糖尿病失眠治验

发布于 2023-09-25 · 浏览 572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2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庞师擅长中医辨证论治,认为本病当分四型论治:胃气失和型、肝郁化火型、心肾不交型、痰瘀互结型。

1.胃气失和型症见胃脘痞塞、腹胀时痛、嗳气吞酸、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大便不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舌苔浊腻,脉滑。治以消食和胃,消导安神。方选保和丸加减。积消胃和则眠自安。药用焦山楂、炒神曲、制半夏、茯神、陈皮、连翘、炒莱菔子、炒麦芽、甘草等。脾虚者加党参、白术;胃气上逆而嗳气者加半夏、竹茹。食积较甚可加鸡内金、枳实、厚朴等消食导滞之剂;实热便秘加用大黄、厚朴、枳实等通便消导之剂3。

2.肝郁化火型 症见胸胁胀满,呃逆嗳气,烦躁易怒,口干微苦,躁扰不宁、难以入眠,舌边微红,苔薄黄,脉弦。治以疏肝泻火、清热安神。方选丹栀逍遥散散加减。药用丹皮、栀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薄荷、茯神、炒枣仁、合欢皮、甘草等。本方辛甘酸苦合用、收散清补并进,使肝郁得散、火热得去、心神得宁而愈。火热较甚者加用黄连、赤芍;胁肋疼痛重者可加用金铃子、延胡索;呕吐酸水者可加用乌贼骨、瓦楞子。

3.心肾不交型 症见胸中痞闷嘈杂、大便稀则胸中颇快、大便坚则痞闷难当,不思饮食、怔忡、失眠,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治以交通心肾,清心安神。方选交泰丸加味。药用川黄连、肉桂、酸枣仁、夜交藤、钩藤、天麻、珍珠母、五味子等。本方用黄连清心泻火以制偏亢之心阳,用肉桂温补下元以扶不足之肾阳;心火不炽则心阳自能下降,肾阳得扶则肾水上承自有动力。水火既济,交泰之象遂成,夜寐不宁等症便可自除。酸枣仁养心血益肝阴,为治失眠多梦之要药,钩藤、天麻、珍珠母为平抑肝阳、息风定惊之佳品,珍珠母为镇惊安神之要药。五味子可补益心肾,宁心安神,善治心神失养或心肾不交之失眠多梦。胃中灼热加石斛、天花粉;大便干结加生地黄、玉竹、火麻仁。

4.痰瘀互结型 症见周身疼痛不适、胸闷气喘、痞塞胀满、食欲减退、四肢麻木、夜不能寐,舌紫苔腻,脉弦滑或涩。治以化痰通络、祛瘀安神。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牛膝、柴胡、炒枣仁、茯神、夜交藤、远志、合欢皮、枳壳、陈皮、石菖蒲、甘草等。方中桃仁破血行滞、红花活血祛瘀,共为君药,赤芍、川芎、牛膝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共为臣药,佐以当归养血活血,枳壳、柴胡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远志、陈皮、石菖蒲化痰通络,炒枣仁、茯苓、合欢皮、夜交藤养血安神,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活血与行气相伍,祛瘀与安神同施,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行气又无伤阴之弊,合而用之,共奏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之功。疼痛较甚加延胡索、地龙、水蛭、全蝎、蜈蚣等通络定痛之品;痰盛加半夏、竹茹、胆南星。

庞师除善于辨证施治外,还擅长专病专药的使用,往往在辨证论证的基础之上,配以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龙骨、牡砺、磁石、琥珀等安神定志之品,往往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尤其是酸枣仁具有安神、镇静、催眠的作用,在剂量上需要重用方能收效。庞师认为一般性失眠施以30g,再根据病程的长短、病势的轻重因病施量,可给予60~120g等不同剂量。琥珀镇惊定神,多入丸、散剂服,可以研粉冲服,亦可装胶囊服用,每日5~10g,临床疗效颇佳。

外治疗法

庞师擅长外治法,且具有开放式思维,认为外治之理及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及内治之药,结合现代医家研究,以隔姜灸心俞为主治疗,并根据辨证取配穴。如灸后临床症状消失且灸处起泡者无须再灸。10天为1个疗程。并自拟安神贴穴位贴敷治疗本病,药用酸枣仁、柏子仁、茯神、珍珠粉、合欢皮、夜交藤、远志、莲子心、琥珀、灵芝等清心安神之品打碎成粉,睡前外敷神阙穴位,1次/d10天1个疗程,亦可用上药煎汤睡前足浴按摩,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同时,庞师认为,对于一般的失眠病人和糖尿病失眠的病人来讲,关于失眠的调养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调畅情志慎起居,饮食环境动静宜,衣被添加候天气,阴阳平衡睡甜蜜。若本病长期不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故应积极治疗圆。目前西医治疗该病缺乏特效疗法,庞师从中医角度治疗该病,辨证准确、内外合治,用于治疗糖尿病失眠具有见效快、疗效好、不易复发等特点。

病案举例

李某,女,62岁,退休干部。初诊时间:2013年8月26 日。主诉:间断性口干、多饮、多尿6年,失眠2年。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现口服格列美脲片2mg,日1次,二甲双胍片0.25g,日3次。空腹血糖在7mmol/L左右,餐后2h血糖在10mmol/L左右。2年前开始出现失眠,难以入睡,病情渐重,间断口服安定片治疗,同时伴有心烦,口苦,大便不调。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不寐,心肾不交型。治则:交通心肾,清心安神。药用:川黄连10g,肉桂3g,酸枣仁60g,夜交藤30g,钩藤10g,天麻10g,珍珠母30g,五味子10g,琥珀(冲服)10g,炙甘草6g。5剂,水煎服,日1剂。配合自拟安神贴神阙穴位贴敷,每日睡前1次。二诊:药后睡眠好转,心烦、口苦减轻,上方加龙骨30g,牡砺30g,继服5剂,仍配合自拟安神贴神阙穴位贴敷,每日睡前1次。三诊:口干、多饮、心烦,口苦症状均消失,每夜可入睡6h以上。继服上方5剂,巩固疗效。随访半年睡眠良好。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第42卷第5期。

失眠症 (71)
糖尿病 (615)

最后编辑于 2023-09-25 · 浏览 572

1 3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