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融合生态圈 促科技成果转化
读后感言:
建议医改决策高层,联合各医药行业相关部门,各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参考这文报道,把医药行业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成应用型技术,让基层分享。
辛老师,2023-08-19,16:35,随笔
挖掘科技成果转化富矿
西安交大一附院:扩大融合生态圈 促科技成果转化
健康报,2023年8月11日(6)
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推进,研究型医院的发展脚步逐渐加快。
科技创新是研究型医院转变传统医疗模式、提升医疗服务效能、发挥科技引领与创新辐射效应的策源力,科研成果转化是支撑和引领医院实现上述目标以达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辛老师--点评:
上述这段话,对基层医院,没用。当然,这段话是指“研究型”医院。
过去,基层医院职工要职称晋升,要有“论文”发表。这时候的论文,一定要“研究”论文。没论文咋办?造、请人代写,---
我一直观点:基层医院,能把上级医院研究成果,学过来,用出去,就是成果。尤其是药学研究成果,基层医院哪来研究能力?!但学过来,也差劲得很。
刚2 分钟前,看到一回帖【1】“是的是的,说明书往往更新不及时”。
--回应本人帖子(首选生理盐水配制奥美拉唑,尽可能不选葡萄糖 注射液(不管5%或10%浓度),这个说明书远远落后于临床药剂学的研究进展 ,
我的手上有一本书,专论临床药物配伍。本版有太多临床药剂学帖子,去搜索学习一下。你们观念落后太远了。)
文献:
【1】注射用奥美拉唑的临床配伍
2015年,我国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6年,我国先后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关于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出台,给予了科研人员及科研单位极大的鼓励。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大力推进、扶持院内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初步探索了一些科技转化模式。近3年,医院已成功转化专利107项,转化金额达1406.09万元。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常务副院长 王茂德
科技部部长 董亚琳
科技部 孙金钥
标题-1:构建全链式转化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融合医、学、研、产、政五方力量,充分发挥政府、资本、人才、服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催化作用,探索建立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
医院通过建平台、建公司、建基金、建联盟,引进专利咨询服务公司、财务法律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全方位管理及服务体系,形成“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种子基金﹢孵化器﹢风投”的全链式转化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
建平台。成果转化办公室联合网络信息部,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信息平台,在线登记与发布科技成果,为用户提供符合要求的精准科技成果信息。
建公司。医院鼓励技术完成人作价投资入股成立公司进行成果转化,并按照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的规定,将作价入股所得股份的80%~90%归技术完成人持有。
建基金。医院自行投资或联合学校、企业设立成果转化孵化基金,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种子基金或概念验证资金,重点投资具有应用前景的转化项目的继续研发。
建联盟。医院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协同发展,构建西北地区成果转化专业联盟,并与国际知名院校和企业保持畅通的沟通机制,共同开展医学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推动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带动西北地区医疗产业技术转型升级。
标题-2:加快转化速度 打造引领标杆
对于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的简单但实用的成果,医院通过辅导加快其转化速度,使其尽快走进临床为患者服务;对于高精尖的重点研发成果,医院加大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打造标杆,积极引领成果转化之路。
例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群体医疗保健需求急剧增长。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运动的减少、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肥胖的日益增加,加剧了慢病发病率和患病率的上升趋势。为了解决医疗资源与医疗服务需求不平衡的问题,医院老年科万永医生团队研发出基于智慧病房的系列设备,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疗效率,满足患者需求。具体来讲,智慧病房是智慧医疗的一个细分领域,是指围绕住院环节,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以及智能硬件设备,对传统病房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医疗数据的高效采集和使用,帮助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住院体验,真正实现“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智慧医疗服务。智慧病房的辅助决策系统,可以综合分析患者实时的生理生化数据,对患者的健康信息进行实时评估,自动生成患者健康档案,方便患者了解自身健康情况;同时又针对临床常见疾病做到实时预警,及时提醒医生,便于医生开展后续的诊疗工作,减缓患者疾病的恶化程度。目前,该团队正在进行第二轮融资,并且正在申请医疗器械销售许可证。
标题-2:疏通成果转化产业链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顺利实现需要一整条配套产业链的全方位支持,而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同组合的参与主体,而且各主体的积极参与需要施加有效的驱动力。当前,一些研究型医院不能有效推进成果转化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整个转化产业链条未被合理疏通。
对此,医院成果转化办公室从研究型医院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疏通科研成果转化产业链的有效路径。首先,疏通链条。医院拆分并明晰成果转化产业链中的各个重要环节,结合现实背景找出堵点或断链环节,再完善链条各环节,实现全链条贯通。其次,优化链条。医院借鉴其他科技领域、产业集群、商业模式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研究当前医学转化产业链中存在的可以改进的环节,进而优化链条结构与资源投入结构。最后,定制链条。不同导向需求(商业导向、社会导向)、成果特点(创新药物、信息系统、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甚至不同种类的药物、细分学科之间的科研成果转化方式和路径可能存在着较大差别,无法一概而论。因此,医院根据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特点,有针对性地铺设产业链路径,打造高效转化链条。

最后编辑于 2023-08-19 · 浏览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