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考研经典错题笔记

发布于 2023-08-16 · 浏览 614 · IP 美国美国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6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关于生理止血机制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包括局部血管收缩、止血栓形成和凝血块的出现 

B. 血小板与止血栓形成和凝血块出现有关 

C. 局部缩血管反应持续时间较短

D. 出血时间比凝血时间短 

E. 血小板减少时止血和凝血时间均延长


正确答案是E。

出血时间是皮肤刺破,血液从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出血时间是毛细血管壁和血小板止血功能的实验。

凝血时间指离体静脉血与体外异物表面接触后,体内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最后生成纤维蛋白而使血液凝固的这段时间。主要是反应内源性凝血,是内源性凝血功能的判断指标。但出血时间是内外源因素共同作用,所以时间短。

出血时间正常不超过9分钟,凝血时间正常4-12分钟。

 

某人白细胞总数是11*10^9/L,中性粒细胞5﹡10^9 ,嗜酸性粒细胞3*10^9。  这个人是( )

A. 婴儿 

B. 血吸虫病 

C. 正常人 

D. 高原居民  

 

白细胞正常是4-10,嗜酸性是他的0.5%到5%。  

嗜酸性粒正常绝对值(0.05-0.5)*10 9

寄生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正反馈:排尿、排便反射;

分娩过程;神经纤维膜上达到阈电位时Na通道开放;血液凝固;胰蛋白酶原激活过程;排卵前雌激素浓度升高引起LH分泌。

 

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中,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通道易化无饱和,载体易化有饱和。

 

神经细胞兴奋过程中,na内流 k外流的量取决于 各自平衡电位 。

 

产生生物电的跨膜离子移动属于 通道介导易化扩散,继发性主动转运。

 

绝对不应期时兴奋性为 无限大。

 

细胞外液中K浓度明显降低时,将引起( )

A. 钠泵向胞外转运钠增多 

B. 膜电位负值减小 

C. 膜的K电导增大 

D. Na内流的驱动力增加  

E. K平衡电位的负值减小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的K+浓度是膜外的30倍,细胞外液K+浓度降低 → K+ 外流 →膜内负值增大;膜受到刺激 Na+通道开放,驱动力增大。

膜电导是膜电阻的倒数,反映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取决于离子通道和转运体的数量,故钾离子的膜电导不变。

细胞外[K]下降后,根据能斯特方程,钾离子平衡电位绝对值增大,所以膜电位负值变小,B错。

当细胞在钾离子浓度升高时,钠泵被激活,可类推当胞外钾离子浓度下降时,钠泵活动减弱,A错。

钠离子外流的驱动力为静息电位值减去钠离子平衡电位,当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的时候,钠离子驱动力的绝对值也增大,D对。

外液中KA降低 → 内外ka的差值增高 → 静息点位负值增高 → na的驱动力变高


根据Nernst公式及其函数图象容易得出 

细胞外液中K浓度升高,Ek绝对值下降→RP绝对值↓→Na内流的驱动力↓

细胞外液中Na浓度↑,ENa绝对值↑→静息电位绝对值↓

 

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量取决于( )。

A. 膜两侧该离子的浓度梯度 

B. 膜对该离子的通透性 

C. 该离子的化学性质 

D. 该离子所受的电场力


答案 ABD

 

肌丝滑行时,与横桥结合的蛋白是:肌动蛋白

骨骼肌收缩过程中作为钙受体的蛋白是: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起调节作用

 

下列选项中,可使骨骼及松弛的途径有( )。

A. 促使Ca进入运动神经元末梢 

B. 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C. 阻断终板膜上一价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 

D.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答案 BC

胆碱酯酶被抑制,ACH持续存在,刺激终板膜产生EPP → 骨骼肌持续收缩

阻断终板膜上一价非选择性离子通道 → Na通道阻滞,Na内流↓ → EPP无法产生 → AP无法形成,肌肉松弛。

img


最后编辑于 2023-08-16 · 浏览 614

回复9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