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后2023考研,调剂上岸


2022年7月底规培结束,决定考研,8月初回家找了个自习室备考。此时距离2023考研还有4个多月的时间。由于规培的儿内科,考研也没有换科室的打算,所以报考的方向为儿内科学硕。
首先,选目标院校。我首先排除了自命题院校,因为找真题感觉是个大工程,而且如果一志愿未上岸的话,调剂可选择院校局限。然后我网上搜索考306学硕的院校,列了一个表格。当时想的是学硕一定要考个不错的平台,还有就是我是脱产考研,综合了各院校往年录取情况,然后目标院校直接定了浙大!(迷之自信,就是冲!)
初试复习:
1、西综(306):好久没看生理、生化、病理这些科目,实话讲,忘的差不多了,内外科剩的知识也不多。自己看教材肯定是来不及,我是直接看的小亮老师的网课,刷视频,集中精力2倍速播放,没听懂的地方倒退回去正常速度再听一遍,11月中旬才过完第一遍。刷网课视频间歇,医考帮上近20年真题按章节刷,大概都在网课后5-7天,有一个复习的作用,忘记的知识点翻一下手写笔记(笔记我是买的)。11月中下旬算是开始第二轮复习,刷十年真题,按套题计时的形式刷,跟了2-3套小亮的讲解,一套天天师兄的,发现天天师兄扩展的更深一点,但是没有时间了,后面就只刷题看解析,没听真题讲解课了,到考前这十套真题也没刷完!(哭死)
2、英语一:英语更是好几年没学过了,英语底子是大五才飘过六级的水平。8月初重背单词开始,我用的是百词斩,第一遍背的23考研核心版,只求认识,9月份过完第一遍,然后背23考研完整版单词,同样只求认识,后面好像是11月份背完的,第三遍又是背的核心单词,循环背,背到考前。8月初同时开始听田静的语法课,只听了基础的,好像用了两三天,听完语法开始阅读,我的阅读听的考虫王琢老师的,进度也不快,第一天听课做阅读,第二天手译,不过我没写在纸上,只是在心里译,然后复习一下每道题怎么解答出来的,学习它的套路,王琢老师的课讲的比较细致,每节课有两个小时的时长,我前面几节课正常速度听的,后面就1.5倍速了。听完基础课(课程不多)后面我就按这个套路刷2003-2010年的题了,一天一篇阅读,先卡着时间做题,18分钟一篇(我经常要20分钟),然后对答案,分析错误选项及错误题目,最后再口译一遍,一篇下来差不多一个小时吧。中间看不懂的文章听了唐迟老师的视频课,其中2010年太难,我做了一遍四篇阅读,几乎没几个对的,听了一遍讲解也是迷迷糊糊的,我直接把它跳过了,就这样11月初也算是阅读过了一遍,中间有听过两三节唐静老师的翻译,后来感觉时间不够,并且做了几套翻译之后感觉这个翻译性价比不高,我直接放弃这个项目了(今年放弃有些吃亏了),打算考试的时候把它放在最后写,把简单的句子翻译翻译拿点分就行了。11月开始准备新题型、完形和作文,新题型听了刘琦和马天艺两个老师的,主要就是找逻辑和逻辑连接词;完形听了易熙人老师的,我听完了,确实很详细,但是时间太长了,时间不够用的同学不是很推荐全听;作文就是石雷鹏老师了,真是yyds,万能的模版万能的套路,什么话题都能用上,让我恍然大悟的一点就是我不只不会写英语作文,我是连汉语作文都不会写!!!小作文背了五六篇,大作文背了一篇半,然后就上考场了。
政治:政治我9月份开始复习的,每天1-2小时徐涛老师的政治,这是每天最放松的时候,2倍速过完了一遍强化(好像过完脑子里依然没记住啥东西),11月份看了腿姐的技巧班,我全程看完了,最有用的就是她那个大题答题技巧,选择题技巧不太行,毕竟现在出题也越来越反套路了,听课的同时刷1000题,然而我到最后也没刷完一遍。12月份刷肖八肖四选择,背肖四大题,到考前腿姐的9页纸背了一半,肖四背了一套,也没有按原计划背完。(哭)
时间管理:8月份上旬开始复习,基本是一周学习5-6天,早上7点多起床,8点左右开始背单词,背一个小时,9点休半小时,然后开始西综,到中午12点。然后吃中饭,到14点这段时间午休,14点到16点学习英语,休息一会儿然后学习西综到18点,晚饭时间一小时,19点到22:40继续学习西综。9月份开始学习政治之后就把下午规划变成了两小时英语两小时政治,上午和晚上仍为西综时间。11月初疫情加重,天天担心被封,后面自习室确实封了,来回折腾搬东西,有将近一星期没学习,后面继续学习之后也效率低下,11月20号左右又找了个自习室,重新调整进入学习状态,然后12月中逐渐放开,之前的研友陆续感染,大部分都发烧3天左右,终于我在开放一星期后也感染了,12月18号开始发烧,我烧了有一天多,喝了布洛芬是退不下来的,后面体温恢复之后就慢慢开始咳嗽,逐渐加重,咳的胸腔、腹腔和腹股沟都是疼的,真的感觉要有腹股沟疝了,身体不舒服加上网上好多延期的说法,后面基本没怎么学习了,所以英语作文和政治都没背完,西综十年真题也没刷完,然后就上考场了。
上考场:2022.12.24上午政治,没分阴性阳性考场,因为基本都是阳过或者正在阳,监考老师也是如此,考场上咳嗽声此起彼伏。政治卷子下来,我1000题没刷完,所以当时不知道有没有原题,只是感觉和考前几位老师押题卷里选择题感觉不一样类型,然后就是大题,大致看了一遍题目,好像大部分都背过,但是一下笔写,我背的东西好像在脑子里但就是想不起来,仿佛被封印了,还有的一些背的东西直接在题目材料里,无奈,然后就把想起来的写上,想不起来的抄些材料分析分析,硬凑字数,把答题卡全写满(我字间距较大)。我考前没有模拟套卷卡时间做,但是考场上紧赶慢赶也算是写完了。考下来感受就是政治选择题功在平时,要掌握题背后的知识点,不要把希望都放在押题上,不过时政题好像可以,我进考场前刷到了一道时政题。
下午英语:按照我原先规划好的做题顺序,两篇阅读-大小作文-两篇阅读-新题型-完形-翻译,但是上来阅读就很难,前两篇阅读用了50分钟左右,小作文一开始格式还写错了,然后在答题卡上划了两行,又重新写的,卷面就很丑了。后面新题型又是好难,做了半小时,所以到最后只剩5分钟的时候我才写到翻译,好巧不巧今年的翻译比往年简单,但是我没有时间了,所以只翻译了两句半就铃声响了,我就停笔了,如果翻译有时间写完,我英语应该能再多两三分,应该就能进一志愿复试了!!!只能怪自己准备不充分。英语真的要卡时间多模拟几次,真的是时间不够用。本来的计划是考前卡时间模拟几次的,但是后面只模拟了一次(我那次还超时了)阳了之后就没模拟了。
2022.12.25西综:西综的感受就是和往年真题差不多难度,但是就是做完不要轻易改答案,说起来都知道这个,但是考场上真的是忍不住,我改错了好几分。由于我后面十年真题没刷完,有一道多选的历年真题的原题我竟然没选对,悔恨啊!西综越来越灵活了,推荐听听天天师兄的十年真题网课,平时刷题要记题背后的知识点。
考完对了答案,考的果然都不咋滴,特别是英语,浙大是没希望了,大概率是看看调剂了。不管怎样,反正都考完啦。第二天去拍了肺部CT,还好没有肺炎,我咳嗽真的是咳到了春节,有一个多月了才好利索。
查分:在各位亲朋好友天天询问怎么还不去上班的煎熬中终于熬到了出分的时刻(这中间我也投简历了,也找着了工作,还没入职,主要是想着调剂不上那就在职再考一次),查出来分数是总分338分,英语59,政治67,西综212,我一看,竟然过了浙大去年的线,虽然它第一年改考306,但是说不定有希望复试,然后就开始了“抢救”专业课和英语口语(之前摆烂,一点书都没看),紧张、焦虑、像等待审判一样等到了浙大出校线,好巧不巧的,我刚好没过,浙大线是340/60/60(浙大儿科学硕线和校线一样),没过线之后又开始摆烂了,看不下去书了。后面就考虑上班和调剂了。主打的就是一个大起大落!!!
调剂:3月底4月初的时候各大高校陆续出调剂信息了,通过搜集各种信息,我定了三个学校,中国医科大学(它改为按总分排调剂名次了)、温州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在这之前我还填了兰州大学一附院的预调剂,但是它一附院一志愿上线人数多,今年不接收校外调剂,所以也就没音了。4月6号零点调剂正式开始,我填了中国医和温州医,留了一个位置给河北医(它调剂开始的晚),关于为啥要零点就填,因为早填早解锁,填好就开始算锁定时间了,到时间自动解锁。后面这三个学校的复试通知都收到了,中国医最早,是10号上午线下复试,只有面试没有笔试;温医是11号下午报道,12号复试,好像也是只有面试没有笔试;河北医好像也是12号开始,都是线下,和温医时间冲突了。中国医复试是提前出好的套题,入场前抽序号,大概一个老师一个问题,差不多六七个问题,全是专业问题,应该都是抽到的套题里的题,和我之前在网上看的说有些学校复试聊兴趣爱好呀、本科院校呀、家乡呀完全不一样,这些统统没有,全是儿科专业问题,所以我觉得复试还是好好准备专业课,面试老师都很温柔,很和善。现在调剂都是线下调剂了,基本上差不多的学校都是一开调剂系统就要报了,然后一轮调剂完基本就没名额了,所以调剂志愿填报的时候要想一下这些学校如果复试时间冲突的时候怎么做取舍,还有就是有些学校也许会变调剂政策,就像今年中国医,多关注关注。我这个过程波折,结局还算不错,上岸中国医科大学,祝各位好运!

最后编辑于 2023-06-22 · 浏览 1.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