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郑强教授;谈中国教育真相》感言

学习《郑强教授;谈中国教育真相》感言
辛老师,2023-04-08
在本院的退休职工微信群,看到了《郑强教授:中国教育真相》这个节目。
认真看完了全程。讲的很有道理。
1,中国的学生,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倒在起跑线上。到了大学,没有人督促了,自我放飞了。没有了后续的奋斗目标,“混个饭碗”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2,很有感触的第2点,郑强教授指出:没有持续坚持的奋斗勇气,一遇困难,更换专业。
他点出,一个专业稍遇困难做不好,跳槽,换个专业,同样做不好。
3,点评医院药学:
从我们药学专业来评论:药物行业,范围太庞大,从药物研发,生产,流通,应用,后续的药物流行病学评价,总结,不是某个个人能独立完成的。
在医院药学界,曾出两个思维模式:1,医院药学,要开展高端科研,实验室研究;2,另一个思维模式,应重点放在病人用药的具体应用上,让病人首先获益。
我曾经多次评论这两个思维模式,宏观上,都没有错。但实施上,第二个思维模式,更实际,更能在短期内获益。
高端研究,对上级医院,有这个能力,条件的,应该在基础研究上有突破,应该对下级基层,有指导,帮扶带的义务。
4,第3个感悟:医院药学,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医和药两个行业,是为民生保障健康的一对兄弟。人类与疾病的抗争中,谁也离不开谁!3年抗击疫情,最后,还是没有什么可信赖的理想药。
王辰院士2023年两会期间,再谈“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1】【2】,在广大的基层医药卫生系统,仅仅“药”的问题,太多太多太多了,多到视而不见,麻木无反应!如果有谁不认同,整理出一个月内的网友提问的问题,足够你研究多少时间,也并不见得能解决。
说这话的意思,药学人员,当自重,社会上的用药问题,明后天,就可能发生在你自己,你家人,你的亲朋好友身上,需要你来帮助解决!
说这话的意思的第2 点:别老去高调要求“药学人员去”监管“”指导“临床如何合理用药,应该叫”协作”,现在最新的词汇“多学科协作”。凡是某医院某项医疗技术领先他人一步的,都是“多学科协作”建设早走一步的单位。
2023-04-08,17:05,感言记录,辛老师
(等待内行人上传这个视频)
文献:
【1】王辰常委再谈“大医学”“ 大卫生” “大健康”丨两会医声,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7819237
【2】读《两会医声|如何理解“大医学 大卫生 大健康”》有感,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6173662
最后编辑于 2023-04-08 · 浏览 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