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分享|暨南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一战上岸


考研的整个复习过程,包括初试+复试,有人感兴趣吗?
2022年4月9日更新
2022年4月2日拟录取名单发布,终于一战成硕,感谢自己的坚持,付出终于有回报。
个人情况
2012年毕业于同城另一所大学,至今已有十年。英语六级擦线而过,工作后也不成系统地在学习英语。就职于一所专科医院,有编制,职称主管护师。在科室谈不上骨干,已经到了不上不下的瓶颈期。
缘起
2021年6月份我所在出现本土疫情,我和科室另一个同事去了疫区驻点工作。艰难的工作之余,我看见同事在酒店复习考研英语,除了敬佩她的毅力,我并没有过多的想法。7月抗疫结束回到科室上班,又开始做着一成不变的事情,直到和一个医生聊起教育、工作等话题,医生说想要改变现状就要读研,这才一言惊醒梦中人,考研的种子便开始在我心里萌芽。有了考研的念头之后便立即在网上搜寻各种信息,包括学习方式,考试时间,考试科目,报名方式,有哪硕士授权点,学校统招名额和以往分数线等等。一番搜索下来,我很快决心考暨南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是本科学校不好,只是我好动,想换学校。
复习资料
下定决心考研已经是9月初,距离初试只有三个多月了,时间很紧迫。参照别人的用书,我也在网上买了一些复习资料。 专业课: 由于时间有限,我没有使用护理的教材而是买了一套考研用书,总共两本:教程+主观题背诵,600+页的教程,一共看了三遍。除了书,B站也是一个宝库。太多免费资源了,遇到看不懂记不住的东西,B站搜一下,也能搜出很多讲解。 政治: 政治十月份才开始,三巨头的书(肖秀荣全家桶+徐涛小黄书+腿姐绿皮书)都买了,只是没时间看,希望大家避免。翻看最多的是腿姐的绿皮书,此外还听过徐涛的网课+空卡的速成课+网友的口诀,各有所长。 英语: 11月份才开始,买了连续15年的真题+新概念第三册,真题并没有做完,新概念买来长期学习,个人认为它对应试的意义在于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水平。
也借鉴了其他上岸前人的经验—撕书,把厚厚的书肢解重组装订,外出携带就容易多了,量化目标也更有数。我的护理综合教程不分内外科,按照系统装进文件夹里,重组后的文件夹总数才十几个,假若平均两天一个系统,三十多天可以看完一整本书,焦躁迷茫的心顿时找到一点动力。
边工作边备考
没有对身边的人透露自己的考研计划,工作的时候工作,业余时间在住处看书,尽量减少社交,饭局能推掉就推掉,时间很紧迫,但是时间挤挤就会有的。10月份又外派支援,去了新冠病人康复病区闭环工作28天+隔离休整14天+公假7天,算是为自己争取到一点复习时间。 抗疫期间全程闭环管理,所以还算能静下心来看书。通勤路上也在听课,政治带背或者专业课视频或者新概念音频,夜班的时候也曾带着撕下来的书在科室看,总之分秒必争。很快28天的支援工作结束了,去到酒店隔离14天。隔离期间有时候睡眠不好很影响学习效率,很倦很躁的时候看不进去书我会打开B站听课。
隔离休整结束之时,时间已进入12月。我专业课已经复习了三轮,虽然不是所有知识都吃透了,但是我比备考以前掌握了更多知识,理解了更多以往不能理解的东西。三轮看书之后我开始有针对性地背诵主观题+总结主观题答题思路,英语也准备好了作文模板。政治我还是继续刷肖八,肖八的选择题得分太低了,平均一套题才得30分出头。肖四出来以后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如痴如狂地背诵主观题答案,因为听闻政治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所以我选择性背了几道题。事实证明,去年的大题全篇背下来的性价比太低了,我个人的押题也中了2道。
初试
一转眼到了初试的时间,12月24号和25号两个晚上都很难入眠,早早躺下却睡不着,无奈只好吃安眠药,一个晚上才睡了四五个小时。考政治的时候脑子很混沌,选择题让人做得很没底气。英语按照前人提供的技巧去做,先作文,次阅读,后翻译,最后完形填空。专业课虽然不难,答得也不甚好。220分值的简答题加案例分析,马不停蹄地写字,终于赶在交卷前写完。走出考场的时候天特别冷,心也七上八下,甚至做好二战的准备。
复试
2022年2月出成绩,在统招的专硕中排名第30名,意味着我进入复试了。复试前几天才知道考核的重点是护理研究+人文,我又转向B站上复习护理科研。线上复试那天我在酒店,是倒数第二个面试的,专家们问了很多开放性问题,我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加工作经验应答。面试过程20分钟,总体算顺利,面试完就赶回来上夜班了。 4月2日拟录取名单公布,我在6个非全日制考生里面是初试第二,复试第一,得偿所愿!
感想
考研是一个患得患失的过程,坚持到最后一刻才能破茧成蝶。我也曾孜孜不倦,我也曾披星戴月。统考中,非全日制的考生的分数比有些全日制的考生分数还高,最终和全日制学生以同样的标准毕业,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可以对抗社会的偏见!
最后编辑于 2022-04-22 · 浏览 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