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失眠艾灸疗法

发布于 2022-03-08 · 浏览 1127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5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四川-海天 +1丁当

艾灸疗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点燃后置于体表的一定穴位进行烧灼、温褽,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经络,益气活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治疗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已经知道使用灸法治疗疾病。如果追溯灸法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先民们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了。我们可以在古老的典籍中找到很多有关使用灸法的记录。如《左传》中就有灸法治疗疾病的文字记载。《孟子·离娄》篇中说:“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就是说,得了7年之久的病,需要用陈放了3年的艾绒来灸治。这一记载至少说明了两个事实,一是我国古代在医疗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灸法治疗疾病,二是灸治疾病需使用艾绒。《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该书由《灵枢》和《素问》两部分构成。在《灵枢·官能》有这样的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即针剌不宜治疗的疾病,可以用艾灸治疗。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艾灸疗法治疗失眠的经验,至今临床仍广泛应用。


1.隔姜炙


配制:先切取厚约3~4mm的生姜1片,在其上用针点刺许多小孔,放在施灸部位上。然后将艾灶放置在姜片上,准备施灸。


施炎:将置于姜片上的艾灶点燃。艾灶燃烧完后,重新更换1个。灸过2~3壮后,应不时拿起姜片查看皮肤颜色,以了解刺激程度。一般灸至病人自觉施灸部位发热,局部皮肤潮红为止。如病人感觉灼痛难忍时,可将姜片抬起2~3mm,待热病缓解再灸。


2.温和炙:顾名思义,就是火力比较弱,刺激比较小的一种较为“温和”的灸法。具体操作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约1.0~1.5cm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一般每穴可灸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对于有晕厥史、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和小儿等,施灸者可将示、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以感觉施灸处的受热程度,防止烫伤。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


【取穴】百会、神门、三阴交。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加心俞、肾俞、涌泉;胃腑不和加中脘、足三里、内关;肝火上扰加胆俞。


艾条温和灸


【治法】每次每穴灸10~15分钟,7次为1个疗程。


【说明】每日1次,睡前灸治。


艾灶隔姜灸


【治法】每次每穴灸5~7壮,艾灶如枣核大小。


【说明】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百会艾条灸


【治法】每晚睡前用艾卷在百会温和炎15~20分钟。


【说明】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注意


1.艾灸要控制温度,以患者能耐受的最热感觉为最佳温度。


2.艾灸时注意室内通风。


3.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27

2 10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