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Fructose intolerance果糖不耐受症

发布于 2022-02-17 · 浏览 766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9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概述

果糖不耐受症,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小肠肠上皮细胞中果糖载体不足会影响果糖的吸收,这导致整个肠道中果糖的浓度增加。确定患有肠易激综合症症状的患者的发生率不高于正常人群的发生率。然而,由于症状相似,果糖吸收不良的患者通常符合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特征。在某些情况下,果糖吸收不良可能是由几种引起肠道损伤的疾病引起的,例如乳糜泻。

病理生理学

果糖无需消化酶即可在小肠吸收,但是,即使是健康人,每次也只能吸收约25-50克果糖,果糖吸收不良的人每次吸收少于25克。同时摄入果糖和山梨糖醇似乎会增加果糖的吸收不良。未被充分吸收的果糖会被产生氢,二氧化碳,甲烷和短链脂肪酸的肠细菌发酵,氢气的这种异常增加可以通过使用氢呼气试验。

果糖吸收不良的生理后果包括增加的渗透负荷,细菌快速发酵,胃肠道蠕动改变,粘膜生物膜形成和细菌分布改变。这些作用与其他短链吸收不良的碳水化合物相加。这些事件的临床意义取决于肠道对这种变化的反应。果糖吸收不良的某些作用是降低血中的色氨酸,叶酸和锌。限制饮食中游离果糖和/或果聚糖的饮食摄入可在很大一部分缓解患有功能性肠病的患者中症状。

诊断方法

诊断测试在使用时类似于诊断乳糖不耐症的测试,这被称为氢呼气试验,是当前用于临床诊断的方法。

治疗

没有已知的治愈方法,但是适当的饮食和木糖异构酶可以提供帮助,与果糖同时摄入葡萄糖可改善果糖的吸收,并可预防症状的发展。

最近

有研究表明,各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果糖不耐受发生率为60%,乳糖为51%,二者均不耐受为33%。吸收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45%,32% 和16%。研究团队发现功能性胃肠病亚组间不耐受或吸收不良的发生率没有差异。功能性胃肠病症状与检测中诱发的症状相关,不过与吸收不良不相关。医师团队发现非临床胃肠道症状在不耐受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在几项截断值上甲烷呼吸水平与便秘没有相关性。研究团队注意到无论是否存在吸收不良,有80%的不耐受患者中达到充分的症状缓解。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766

回复2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