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睑第四脂肪团您了解多少?
回望自己做过的一例下睑眼袋的案例,老年男性,大眼袋,术后情况,见下睑外侧仍有个凸起,但是回想术中,下睑的内侧、中央、外侧脂肪团都是做了相应处理的,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请教我的老师杨锋教授,才知道部分人可能存在“第四脂肪团”,即Eisler’s脂肪团,或者叫做下睑外侧坠生脂肪团。查阅了相关文献,于大家分享下。


正常下睑有3个脂肪团,中央脂肪团和内侧脂肪团被下斜肌分割开,掌握此处的解剖结构在下睑成形术中非常重要,术中切除脂肪需确保下斜肌不被损伤,外侧脂肪垫较小,被结缔组织隔与中央脂肪团分割开。

Eisler’s 囊袋是下睑外侧被脂肪所充填的 一个凹陷,Eisler在1930年最早作了报道,其中所填充的脂肪为游离与眶隔以外的脂肪,称为Eisler’s脂肪团。

在2005年,王炜教授发表在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上的《眶区年轻化策略—王韧带松解及提紧的睑袋整形术(待续)》一文中也提到“在睑袋手术中,约有1/5的老年人,除了摘除内、中、外眶隔脂肪外,常见外侧眶隔脂肪的上外方,外毗角下方,有一片状赘生脂肪,摘除这一赘生脂肪,有助于使下眼睑的“C一S”形轮廓线得到较好的恢复。”

于浩在其2008年博士论文《下睑部应用解剖学研究与下睑袋综合治疗对策》中研究了该解剖结构,指出:外毗下方眶隔内观察到一倒三角形的赘生脂肪,其尖端向下,底部位于外毗,高5-6mm,底长2.4-3.5mm。沿着该脂肪的来源方向追踪,发现该脂肪来源于上睑眶隔内。并与2011年发表论文,详细阐述了Eisler’s囊袋的解剖结构及临床应用。


总结如下:
1、此间隙位于外侧眶隔的后方,外眦韧带的下方,该脂肪团由上睑外侧脂肪团向下脱垂入此间隙形成,虽然该脂肪团位于下睑外侧,但脂肪来源却是上睑眶隔内。
2、Eisler’s脂肪团或者第四脂肪团不是存在于所有的下睑袋患者,在老年大眼袋或者下睑外侧脂肪明显突出的患者,处理完外侧脂肪团后,应特别注意下睑外侧眶隔的浅面是否有Eisler’s脂肪团的存在,如存在,需向上追溯并彻底去除,否则影响手术效果。
3、在去除该处脂肪团后,建议高位缝合结扎,以免后期脂肪再次拖入此间隙而复发。
于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