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多肽类药物hplc拖尾

发布于 2021-04-14 · 浏览 1647 · 来自 Android · IP 山西山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本人做的一个多肽药物,分子量大约4000,方法转出方提供色谱条件:水相:0.1%三氟乙酸水,有机相:0.1%三氟乙酸乙腈,梯度系统,色谱柱waters xbridge 4.6*150mm,5um。主峰峰形良好,未见明显拖尾且方法稳定。

方法转移至本实验室后,除液相品牌不同,色谱柱规格等完全一致。发现刚开始进样时色谱峰峰形尖锐(第一张图),

img
img

进样约40针后主峰明显拖尾(第二张图),拖尾因子约3点多,将水相和有机相三氟乙酸比例调至0.3%后色谱峰峰形变好,拖尾因子约1.2。然而重复实验约10个分析批后,色谱峰再次拖尾明显,将三氟乙酸比例调至0.5%峰形有所好转。

经过比较,色谱柱压力跟第一次实验时基本无变化,且按工程师指导用乙腈水等充分冲洗色谱柱,未见峰形变好,只有通过调节三氟乙酸比例观察到有所好转。求助各位站友,这种情况该如何继续实验,非常担心再次买一根新柱子后又是这种情况。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647

13 9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