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277分经验分享


21考研已经拉下帷幕!22考研征途扬帆起航!
2020年12月25日,我中午坐车到了学校周边的酒店,然后和舍友赶紧吃个饭就匆忙的回酒店,然后抱起我的肖四抓紧背诵强化记忆,然后再过了一遍肖四肖八徐八选择题的知识点,最后又背了几遍英语作文模板,时间来到了晚上十一点,订好完闹铃,心里的激动和惧怕让我闭着眼睛三个小时都没睡着,想了太多东西,怕最后的结果不尽人意,怕明天发挥不好,怕......,闹铃响了,天还没亮,这个冬天有点冷,收拾完下楼买点吃的边走边吃到学校,深吸三口气走进考场,答完政治自我感觉还不错,因为今年的肖爷爷很xx(大家都懂),接着,赶紧和舍友吃个饭赶去学校,坐在椅子上背作文,在我答完英语走出考场的时候心态有点崩(阅读为何这么难),好吧我承认是我太菜,英语作文主题我不确定是什么,我就首次尝试融合了两个模板,考完还是有点担心英语过不了线,最后还是收起了负面情绪考过就忘掉,晚上回到酒店,打开了小亮老师的最后六小时对着打印的讲义听了一遍,最后把我平时记得知识点又过了一遍,27号早上走进考场拿到西综试题,很多是书上的原话挖空照搬,答完心里略有喜悦。手动狗头。哈哈哈哈,大家别嫌我啰嗦,我稍微分享了一下我的前期心路历程。
-----------------------------------------分--------------------------割----------------------------------线------------
下面进入正文,我分享一下从3月到12月的西综备考经验。
因为早已决定考研,当时又是疫情期间,学校还没通知开学时间,我还在家待着,我就找了2020年的各大机构的西综考研视频,每个老师都看了几个视频,了解了他们的授课风格和授课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最后决定前期跟研大医考王强老师的精读九版教材系列,后期跟傲视天鹰小亮老师和王强老师。
一、全面仔细,夯实基础(3月初—7月初)
在刚开始还没复习的时候,我找到了2020年考研西综真题,做了一遍最后155分,了解了西医综合的各科目考法以及题型,做完之后想着我还没复习开始呢,也没有多在意这个分数,然后我就开始看视频课了。在这5个月,我跟着王强老师精读了最新九版生理、生化、病理、内外科五本教材,将里面的所有知识点在脑子里过一遍有个印象,尤其是重难点的理解很重要,因为这要为后面的强化跟上老师节奏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在生理学的细胞电生理以及循环系统、内科学的心律失常、外科腹股沟的解剖、生化的三大代谢的记忆口诀,强哥对这些有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涉猎,不放过有可能考查的任何一个角落,帮助我全面的分析教材所讲述的内容,课程中间还结合历年以来考过的所有真题,提炼出教材所有考点并精准定位以及讲授解题方法。通过此学习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每个考点在教材的分布特点及出题人的思路,在听课之外我的练习题册没有选择老贺的同步练习,我拿小亮老师的题库做了课后练习(PS:题库今年也压中不少原题),再一边做题一边又把书翻了一遍,反复记忆常规的知识点,比如凝血过程、白血病分型、三大代谢、病理分型、直肠癌术式等,第一阶段的结束,我就相当于把课本过了两遍了。此外,我想告诉考研小伙伴们生理的学习,一定要有自己的正确逻辑,尤其在细胞生理学和循环系统的学习,理解对于学好生理真的很重要,考研生理出题很灵活,比如今年的生理循环系统的那一题,只有正确理解“左心室压力-容积环”,才知道曲线斜率表示心肌收缩力,还有一些基本概念的记忆,比如最基础的“单/多顺反子”,还有生化基因工程的“分选接转筛”中的“转”过程包括的转化、转染、感染的基本概念,必需氨基酸有哪些,上述举例今年都有考到。PS:大家一定要记最新九版教材的内容别遗漏了哈。学习生化的时候最好自己合上书再自己手画一遍比较难记忆的三大代谢过程以及信号转导通路,这样可以巩固你的理解记忆过程。画的图在后期可以看看,再次强化记忆。此阶段结束后,我做了2020年小亮老师的终极预测三套卷,平均得分230分,并且听了相应的讲解视频,把一些不熟悉陌生的知识点记在我的知识点小册子上,并再次理解记忆相应的知识点。给大家看一下我的小册子一部分图(虽然画的不好看,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记在自己脑子里),上面打的孔是因为我要装订起来以便于后期复习用。

二、深化理解教材,建立学科联系框架(7月初—11月初)
此阶段我们要跟随王强老师的暑期课程加强知识点串联与并联,建立起知识框架结构,重难点全突破,再将课本过一遍。在前一阶段打下基础后,本阶段我们通过系统化课程讲解学习,将学科内及学科之间一个个孤立的考点串联与并联起来,实现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转化,比如,生理学讲到RAAS系统时,就自然想到内科学的心衰机制以及后续的药物作用机制,提及醛固酮的作用机制时就想起内科的原醛症临床表现,想起血管紧张素的四大生理作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且强哥会帮我们分析教材写书人意图与思维逻辑点,我们要深入理解考点并掌握考点之间的逻辑点并举一反三,从而灵活变通知识点,之后我做了北医的黄皮书真题,将历年真题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不会的模糊的考点马上翻开书并熟悉记忆,随后写在我的上面说得小册子上。
之后我开始下手西医综合分值比较大的一部分约占50%比重---病例分析,我看了王强老师的临床病例分析题解题技巧课程以及小亮老师的病例分析题技巧精讲课,主要是跟着老师学习内外科每个疾病,掌握解题“题眼”技巧(上感1-3周→肾炎,上感1-3天→IgA肾病,反复口腔外阴溃疡→白塞病,口干眼干→干燥综合征等等),知道疾病的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了解出题规律和出题方向,以及熟悉常见的鉴别诊断(心包积液和扩心病,主动脉狭窄和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肾炎和肾病,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等等),病例分析的课程很重要分值大,得病例分析者得西医综合。随后我跟着小亮老师的十年真题精讲班,再一次深入二次研究近十年真题,并由考题串起所有重要考点,归纳总结今年考试趋势,确保对讲过的重点题目深刻理解,期间小亮老师会教给大家非常多的实战解题技巧、规律,开启大、小串联考点的头脑风暴,如果前面的基础打好,你会很轻松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在此期间,我每天着王强老师公众号每日模拟测,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生理血液学考的那个VWF因子的题。
三、考点回归,最后冲刺(11月初—考前)
在这个阶段,离考研只剩几十天,我开始跟着王强老师教材考点回归课程,此课程老师会画出,教材上所有可能会考的考点,完全回归教材,对西医考研五本教材考点的历年真题的出题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和大汇总,最后阶段的看书会变的异常轻松。针对这一阶段记忆量大、任务重的特点,9版教材考点回归课会帮助我们提炼考点核心词,例如COPD患者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和气喘,以及吸烟因素,这些核心词代表了核心记忆点,按照一定记忆曲线:每天、每周都必须要对前一天、前一周的考点内容进行回顾,最终西医大小考点会镶嵌于自己的脑海当中。
听课之余,我做了大量模拟题,包括2020年医考帮8套、昭昭5套、文都5套、研大5套、老贺5套,进行了全面的检测扫盲,了解新的出题方式,对于考过重复的知识点,我再次加强记忆,对于新的模糊的知识点,我会总结记录在我的小册子上,给大家看一下我写的一部分内容(我写的字有点丑)。


然后,我开始跟着王强老师最后冲刺包课程(强哥最后三套卷以及配套15小时拓展讲解+人文3小时讲解)和小亮老师的最后三套卷讲解课程,听课之前我做了强哥三套卷平均260分和小亮最后三套卷平均270分,跟着课程,预测今年考点,学习考试解题技巧,进行知识点的大汇总系统学习,并再次重复强化精准记忆,顺便简单的学习了人文部分,这部分比较简单,就是一些数字特殊记忆一下即可。考前半个月的时候,我停止了做所有题,我开始拿十年真题套卷做模考,第三次熟悉真题考过的知识点,并联想其他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查漏补缺,复习笔记。最后,考西综前一天晚上,我看了小亮老师的最后六小时和复习我此前记笔记用的小册子,学习考场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助力考前临门一脚。
最后我想说,无论如何一定要规划好,每天完成自己的任务,坚决不拖欠。考研是场修行更是历练,一路走下去,掉队的人有很多,但我不希望是你,稳住自己心态,你的付出必有美好的结果,祝大家考研成功!!!
(以上内容均是本人一个字一个字敲上去的,真心希望帮助学弟学妹在西综上拿高分,冲击400+)
:附本人成绩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