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 - 一名新西兰一生的小看法
常见病
有朋友建议我给大家说说一些常见病,那咱就说说大伙经常能听到的病名的一些病。这正是一名家医的业务范围。
在说这些个病之前先提一下两个事,
一是人得病后的期望值。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吃喝玩乐都有人喊爽, 没听人说 ‘这个病真爽’。 可见病是一种痛苦,没人愿意吃‘苦’, 所谓的‘ 这人真能吃苦’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没别的办法的时候的一种选择。 这是人性,也是人的自然反应,也可以说是人就这德性。
有了病痛就会去看医生,既然没人愿意享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自然每个人都希望看了医生吃了药做了手术病就好了,痛苦就没有了。这就是为什么用 ‘药到病除‘,’妙手回春’来形容医生多么good。其实这些话反映的是患者内心的期望值。只可惜这么高的期望值很容易就被现实干得碎一地,还干得稀碎稀碎的。中医咱不懂,西医知道点皮毛,但中医老祖宗有句话中西医都认可 -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天底下没有一个疾病的恢复是立竿见影的,有的还跟自己玩儿一辈子。欲速能达也许某些超级电脑在不死机的情况下能做到,人在这方面还真不如电脑。第一死机就over了,永远不能重启。第二在不死机的情况下做系统恢复,慢点的电脑也只花几小时就完好如新,体格好的人也可能扒层皮再用几辈子的时间慢慢挺过来。
每次有人用上面的话表扬我是个牛医的时候我都觉得臊得慌。让我做头好好为衣食父母服务的牛可以,牛医臣真是的做不到呀。个人观点,天底下只有两种医生,一种是走心的医生,怀抱各位衣食父母的健康为己任,注重医疗果效。另一种是无心的医生,啥都是Whatever。当然还有一种宣扬 ‘一针就清, 不好不要钱’的医生。请注意,那些人不是医生,是啥你懂的。
二是得了病到底应该上哪里去找相关信息。现代社会,internet无处不在,朋友圈无所不包。信息爆炸,鱼龙混杂,假的有时候能把真的干得碎一地,还干得稀碎稀碎的。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的病症往谷歌、度娘、微信群上一放,静等七大姑八大姨三婶六舅妈各位网红神仙们给出意见,到底信谁才能得永生呢。
医不自医,人不度己。大学学了五六七八年,工作干了一辈子的医生都不敢给自己下药,建议圈外人士安全起见最好别这么玩儿。走点心把自己当回事儿,不舒服了有担忧了最好还是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看一些相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也对疾病的恢复很有帮助。有很多医疗专业或者半专业网站的信息还是挺靠谱的,比如说英国的patient.info, 新西兰的health navigator 等等。 这些网站上的资料有给老百姓看的也有给专业人士看的,用的语言都很通俗易懂,都是英文的,有的资料还有中文版的。相信有朝一日伟大祖国会有牛人做出权威的全中文版的,为百姓造福。
接下来是广告时间,本人吴晓飞医生,就职于Royal Oak Family Health,682 Mt Albert Road, Royal Oak, Auckland. 本人一直立志成为一名走心的医生,非常愿意和衣食父母聊天时把靠谱的医疗健康信息和网站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多看看,多了解,对大家有所帮助。从下次开始咱们聊聊一个个具体的常见病,咱们先得吧得吧高血压。
最后编辑于 2020-08-25 · 浏览 2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