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调剂血泪史!失败者的经验也很重要。
以往看经验帖,看来看去,几乎都是成功者的。看着看着,感觉自己也能一次性成功上岸一样。或者有偶尔几个调剂的帖子,也没感觉到调剂的辛苦。然而,自己考了才发现,其实很多人考研并不顺利,很多人都在艰难地调剂。
不能只看到成功者的笑容,也要看到失败者的泪水。
前言
先说两大重要原则:
1. 初试分低是原罪
2.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
初试分数决定了能否顺利进入复试,也极大地影响了是否能顺利通过复试。重要性不用多说。此外,这还决定了调剂的时候是否自己的志愿是否能被目标院校接收(此处只谈论校外调剂)。所以,初试分低,那就会四处碰壁,而且这是原罪,完全没法改变的。
大部分学校都是会保护初试高分的学生,高分翻车的有但从来不多,至于低分逆袭,当段子听听吧,指望这种微乎其微的希望,不可取。而且,调剂时大部分学校也是根据初试总分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发复试通知,所以,初试分数高的人即使沦落调剂,也不愁。不过,也有学校是例外,比如,我调剂的中国医科大学,他们学硕是根据英语分数来放人进复试的。
其实我不得不承认,考研时存在运气因素的,而且还比较重。比如,我本科学校一附院的神经外科的学硕,今年突然出现了高分扎堆的问题,390都无缘复试。鼓楼医院的神外专硕,原本只有一个名额,又扩了一个,只有我舍友一个人报考。但是,话说回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全指望好运气,也不太可行,多努力才能有更好的运气。此外,也建议大家报考的时候慎重选择,求进还是求稳的问题,值得多思考一下。
调剂经历
其实吧,不得不说,我运气有点背。一志愿报的是名校,由于学硕报名时导师制,所以与人竞争一个名额。很不幸,我和全院第一名撞一起去了,而且那个人手上是有文章的。所以我当然是——必死无疑。查完成绩之后,我就知道我是上不了一志愿了。
还能怎么办呢?调剂呗。由于从未考虑过自己会沦落到这个地步,所以无比难受。因此,我建议每一个人,都要在事前考虑到,万一需要调剂,该怎么办?每个人都向往成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总得要给自己安排个兜底的计划,甚至是一个困难的选择:二战。
3、4月份:
我调剂联系导师很早很早,其实,出分不久之后我就联系了。当然了,并没啥用,国家线都还没出来,就去找导师,岂不是太心急了吗?而且,导师也的确这样回复的。
发邮件,肯定是石沉大海的居多,所以需要多发!基本上所有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或者研究生院的官网上都有导师介绍,也能找到邮箱。有的导师可能实在是难找,有一个办法——查以他为通讯作者的文章。
5月初:
进入5月初之后,34所开始复试。我知道我进了一志愿的复试了,但是我心情沉重,因为复试肯定会被刷的。名校,我分又不是很高,校内调剂肯定也不会剩啥好的给我,所以当时我就决定——校外调剂。
5月4号,南医大和苏大的分数线都出来了,很明显,苏大的调剂位置比我本校多多了,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就一门心思想去苏大。我是江苏人,不想离家太远。
这个时候,我的一大堆水逆之事就来了:因为疫情影响,非34所的学校都着急复试。以往南医大和苏大都是校外调剂和一志愿一起复试的,结果今年都取消了,而且,开始保护一志愿。者对我来说肯定不是啥好消息。因为网络复试,所以在家里做了一大堆的选择题,全都没用了。我精心准备的英文自我介绍,一志愿学校为了节省时间,不要了,以纸质个人陈述代替。。。
5月11号
我参加了一志愿的复试,当然了,我面试的时候知道没戏,而且我也直接对老师说了,我不报希望。结果很快就出来,我需要院内调剂,但是呢,由于我分不高,而且高分被刷的专硕考生也有很多,所以我院内调剂肯定失败了。所以,初试分低是原罪!很快,老师通过邮箱给我发来了院间调剂的调剂函。我看了一下院间调剂所剩的名额,只有一个我能选的——地坛医院的传染科,艾滋病研究。我果断放弃,何况我早就打算走校外调剂了。
5月12号
每一个校外调剂的人都深刻地体会到了一句话:“曾经的我,你爱理不理。现在的我,你已经高攀不起。”曾经那些自己都看不上的学校,现在却已经难以进入了。。。其实我最难过的不是被名校刷掉,而是我已经无法回到本校了。。。
5月20号
比以往迟了两个月,今年5月20号,调剂系统才开放。我嘛,肯定是果断填了苏大。调剂时选专业,我建议大家选择与一志愿相同或者相近的专业,大部分调剂复试都很赶,没有多少时间给你复习新的东西。
其实,在这里我犯了一个错,我以为苏大我肯定可以进复试,所以只填了苏大,白白浪费了空下来的平行志愿的名额。除非你有百分比把握可以进你心仪院校的调剂复试,否则,请把三个平行志愿填满!大部分学校的调剂开放时间都扎堆在第一天,这一天,注意目标院校的调剂开放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学校也只会开放一次。
5月21号
下午,苏大开始给学生陆续发复试通知了,我在等,却迟迟等不到。。。完了,我彻底慌了,我的调剂志愿都快解锁了,却始终没有被查看。如果调剂志愿迟迟不被目标院校查看,那基本就是不会收到复试通知了。
我凉了!我去不了苏大了。当时我的内心极度崩溃。其实今天还是个特殊的日子——这是我这些年来最糟糕的一个生日!我打开研招网的调剂系统,内心又难过又慌张,因为省内其他学校的调剂系统都关了,或者就是没开。我当时看到了广州医科大学的调剂系统开放了,其实我很难过,广州很好,但我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但是慌乱之中,我还是填了广州医的内科学。晚上,又填了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血液科。
在此补充一点,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得到复试资格,不要太早地联系导师。如果你的名字不能通过研究生院,拿不到复试资格。导师联系得天花乱坠,也是无用功。
5月22号
舍友说我晚上总是长吁短叹,感觉我压力很大。没错,我心情实在是太糟糕了。早知道校外调剂会调成这个鬼样子,我当初就争一下地坛医院的那个艾滋病研究了。
我最终还是把我心心念念了两三年的事搞砸了。
说一下研招办电话的事,这个时候研招办的电话都是很难打通的,我在下午给中国医大连续打了62个,一个都没通。
但是又一件我很欣慰的事就是,我的广州医和中国医的两份调剂申请,都被查看了。只要调剂申请被查看了,就是有可能收到复试通知的!哪怕是超时了改掉了,都不会影响。
下午4点40,我接到了第一份复试通知——广州医的!我特开心,立刻去调剂系统上点了确认。没经历过调剂的人不会理解,收到复试通知是多么的令人激动,尤其是在被多次拒绝之后。
5月23号
广州医今年内科里有八个老师接收调剂,有一个是呼研所的老师,王健王老师。这可是钟老所在的科室,全国第一的呼吸科。我嘛,果断选了他。
但今天的心情还是不好的。呼研所的那个导师非常优秀,我知道,别人也会知道,我的竞争压力绝对不小,又只招一个。至于是有少个人选了他嘛,我28号再告诉你们。
补充一点,许多人怕导师已经有了心仪的人选,自己报了会成为炮灰。怎么办呢?——发邮件,看看导师是否鼓励你报考,或者是不建议。
我在手机上写了两句话 “祸乱方作曰愍,追悔前过曰思。” 我一直沉浸在后悔之中,后悔了一大堆事,肠子都悔青了。或许我从一开始就不该太执着于专业,也不该挑三拣四。不然也不会被拒了这么多次了。
调剂的时候,还是放低姿态、放下身段比较好。调剂是四个字——求人收留。
5月24号
广州医发了复试号,我当时看了一下,我认为我是有7个对手。因为中国医科大学查看了我的申请,所以我一直关注中国医大的研究生院官网。在下午,我看到了复试名单里,并没有我,而且,看到了好多高分调剂生,所以就泄气了。便专心准备呼研所的复试了。
如果被一个学校查看了调剂申请,需要密切注意它的研究生院官网或者研究生招生网。许多通知都在这上面!
但是!晚上七点多,我接到了一个来自沈阳的电话。老师说,排在我前面的有人不来复试了,问我是否愿意。哈哈!我怎么可能不愿意呢?立刻答应下来!我终于有第二个复试通知了!
5月25号
今天中午有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老师通知我,明天上午10点半开始复试。很仓促,是不是?别急,晚上我又接到了广州医老师的通知,明天早上九点开始复试!
我滴妈呀,呼吸科的内容那么多,这么点时间我怎么看?
然后,我一整个下午都在忙着搞提交这两个学校需要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