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病例#20200318永存动脉之永存舌下


------------------------割割割------------------
总有疑惑这个事情的选手。
copy一个李神经的链接
永存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吻合的发生机制:
在人类胚胎发育阶段,原始颈动脉与后循环之间有4 支暂时性的通路,除寰前节间动脉外,这些胚胎性血管是根据它们伴行的颅神经而命名的,由上而下依次是:①原始三叉动脉;② 原始内听动脉;③原始舌下动脉。在胚胎5~6 mm 期,后交通动脉开始发育,原始内听动脉、舌下动脉和三叉动脉依次开始退化。
正常情况下,颈内- 椎基底间的胚胎性血管到胚胎14 mm 期均已完全退缩,其功能由后交通动脉和椎动脉所替代。如果胚胎性吻合血管未退缩并持续到成人,即成为永存颈内- 基底动脉吻合,其中永存三叉动脉的发生率最高,约为0.1%~0.6%,其次为永存舌下动脉,发生率约0.02%~0.1%。多为单侧发生,左右比例相似。
永存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吻合的临床意义
永存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吻合多数为血管造影、MRA 或CTA 检查中偶然发现,一般无特殊的临床症状。
永存舌下动脉与舌下及舌咽神经相邻,可导致舌咽神经痛和舌下神经麻痹、转头后晕厥等症状。
永存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吻合意味着脑血管发育紊乱,常伴有颈动脉- 海绵窦瘘、动静脉畸形、颅内颈动脉发育不良或闭塞、椎动脉发育不良等血管异常,永存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吻合属于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多为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
CTA 和MRA 不仅能够清晰、直观地显示永存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吻合的起源、走行和毗邻结构,还能显示伴发的其他病变,是永存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吻合的最佳诊断方法。
经典永留存



-*--------------------割割割----------------
在家也要多运动,尤其是有卒中后遗症的。
最近合并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的明显增多。
昨天取的滤器


----------------割割割--------------------
医院出征的勇士从前线回来了。常怀感恩之心。
最后编辑于 2020-03-19 · 浏览 2148